精选文章

国医李辅仁介绍四大补气妙法

国医大师李辅仁教授认为,气虚体质的人最好吃一些甘温补气的食物,如粳 米、糯米、小米等谷物都有养胃补气的功效。山药、莲子、黄豆、薏仁、胡萝卜、香菇、鸡肉、牛肉等食物也有补气、健脾胃的功效。人参、党参、白扁豆等中药也 具有补气的功效,用这些中药和具有补气的食物做成药膳,常吃可以补益身体的正气。

朱明清:用头皮针创造奇迹

朱明清,朱氏头皮针创始人。在他的病人眼里,他是一位总能够化不可能为可能的神医。

最新发布
2017-03-01

我的一个舅舅,是位好中医

他自小家中穷困,脑筋也不是特别聪明,于学习上,唯刻苦尔。至于他为何如何热爱中医,我不得而知。只知道他考上了本地的中医大学,专业学习五年后,又师从一位清末太医的徒弟苦学三年。《本草纲目》《千金方》等书籍,据说舅舅虽不至于倒背如流,但都熟记于心。

标签: 舅舅 中医 推拿 
2017-02-27

冯世纶教授讲脉诊---《经方的脉诊》

脉诊在我国中医界具有悠久的历史,反映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脉象亦和症状一样,均为患病人体有异于健康的一种反应,而脉象尤甚具有敏感性。

标签: 冯世纶 脉诊 平脉 病脉 
2017-02-27

张仲景寒热药共用组方探寻

该法是针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现为寒证和热证同时存在的寒热错杂证,需要寒热并治而采取的寒热药共用组方方法。其重要特点是:遣药组方时,药物的性味和功用全取。

2017-02-27

李士懋:发汗法不仅仅是用于解表

所谓发汗法,这里要特别指明的是狭义发汗法。关于发汗法的应用范畴,一般多停留在“外感表证当汗”、“汗法可以解表”这一较粗、较局限的层面。实则表证、里证、虚实相兼证及阳虚阴凝者,皆可用。

标签: 李士懋 发汗法 解表 
2017-02-27

高建忠:经典之用更在于熏陶

从实用性的角度学习经典没有错,但要成为“上工”,学习经典的临证思维更重要。所以,经典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对学习者临床思维的培养和熏陶。

标签: 高建忠 熏陶 刘渡舟 
2017-02-27

【名家临床】王绵之辨治月经病验案赏析

虽然不孕和月经病似乎是两个互不相关的疾病,但是王老认为这两者息息相关。女子不孕有多种原因,诊治不孕重在调经,月经的正常来潮是受孕的基础和关键,因此,不孕应该重在调理月经。

标签: 王绵之 月经病 痛经 
2017-02-27

国医大师徐经世:“从中调治”学术思想内涵

?“从中调治”是国医大师徐经世治疗内科杂症的主要学术思想,是其独特中州学术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中的集中体现。先生提出“杂病论治,重在中州”“从脾论治,调肝为主”。  

2017-02-27

朱良春:经验药对

《伤寒论》三泻心汤均用此两药治疗寒热错杂证。两药用量尚可根据寒热之轻重确定,如热重寒轻,重用黄连,轻用干姜;寒重热轻,重用干姜,轻用黄连。

2017-02-27

唐汉钧:内外合治疗疮疡

“益气养荣、清化托毒”药物除直接抑菌外,更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自身抗病能力,间接杀灭病原体。通常认为在感染严重阶段同时使用中药辨证治疗,可避免因抗生素长时间应用所致的毒性反应、二重感染,以及细菌产生耐药性等毒副反应。

标签: 唐汉钧 治疗疮疡 
2017-02-27

李可老中医名方30首

金匮肾气丸"每次五粒,把它煮成糊状喝下去,早晚各一次,有十天半月就可以把好些个属于肾虚的证候啊,都扭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