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浸淫容易和什么症状混淆
四肢痿软,身体重或 麻木 ,微肿,尤以下肢多见,或有 发热 , 胸 痞脘闷,小便短赤涩痛,苔黄腻,脉细数。是中医痿证的一种表现。
痿证是指筋骨痿软,肌肉瘦削,皮肤麻木,手足不用的一类疾患。临床上以两足痿软、不能随意运动者较多见,故有“痿辟”之称。现代医学的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空洞症、肌萎缩、肌无力、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周期性麻痹、肌营养不良症、癔病性瘫痪和表现为软瘫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等,均属于“痿证”的范围,“痿证”是肢体筋脉弛缓软弱废用的病证。
现在临床常见的痿证,以肺胃津伤,肝肾亏损,湿热浸淫三个类型为多。
1.热邪燔灼 肺胃伤津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热耗肺津,进而伤及胃津,高热退后,肺胃之津液不复;或病后余邪未清,阴津继受亏损,或温病 高烧,持续不退,伤津耗血,肺不布津,两脉失养,阳明不调,宗筋驰纵,而发生痿证。《医宗金鉴》说:“无痿皆由肺热生,阳明无病不能成。”就是此病病因病理的简要概括。
2.肝肾亏损 筋骨失养
体虚久病,精血耗伤,或梦遗耗精,日久不愈等,导致肝肾亏损。肝藏血,主筋,为罢极之体;肾藏精,主骨,为作强之官;肝肾既亏,精血俱损,不能灌溉筋骨,而阴虚生内热,复能灼液伤津,致成痿证。张景岳所谓“败伤元气者亦有之”,即是指此而言。
3.湿热浸淫 气血阻滞
冒雨涉水,久居湿地,湿邪入侵,渐积不去,遏而生热;或饮食不节,嗜食膏粱,脾运无权,滋生内湿,郁久化热,湿热浸淫,阻滞气血,筋骨失养,因而成痿。《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软短为拘,驰长为痿。”
湿热浸淫专家解答疑难 更多>>
暂无相关专家答疑!
湿热浸淫可能患的疾病更多>>
- 痿证
- 症瘕
湿热浸淫对症药品更多>>
暂无相关药品!
您最近浏览过的症状
症状库大全猜您想要找的疾病:
患者关注排行榜
湿热浸淫最新文章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