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际作痛容易和什么症状混淆
突然头痛,痛无休止、伴有怕寒发热,多为外感实证。
头痛时发时止,有胀痛劳累后加重,或伴有眩晕者,多为内伤虚症。
头痛不止连及项背,伴有恶寒发热,多属外感;
头痛轻而缓,时痛时止,常兼眩晕,多属内伤里证。
头痛沉重,如裹如蒙,多为湿困。
头痛眩晕,口苦目赤,多为肝胆火盛。
头晕而心悸气短,多为气血不足。
偏侧头痛,多属内风或血虚。
此外,可参考经络循行部位进行辨证。
如后头痛属太阳经,见于外感。
前额、眉棱骨痛,属阳明经,见于火热上攻或血虚证。
痛在两颞或偏头痛,属少阳经,见于肝胆火或风热上攻。
少阳头痛时头两侧连耳根、发际作痛,或偏头痛,伴有忽冷忽热,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目眩。脉弦细,舌质偏红,苔薄黄。临床上以肝胆火热上攻或风热证者多见。
中医学一般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内伤头痛或外伤头痛等。
1.内伤头痛
多因肝、脾、肾三脏的病变以及气血失调所引起。因于肝者,有因情志不和、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上扰清窍、因肝阴不足或肾虚水不涵木、而致肝阳上亢有因肝经寒气上逆、因而发生头痛。因于肾者、肾精不足、脑髓空虚、肾阳衰微、清阳不展,因而发生头痛。因于脾者、多为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以及病后胎产、造成气虚血少不能营养脑髓、饮食失宜、脾不健运、痰湿内生、上扰清阳,因而发生头痛。
身体整体的气血虚损,也会导致脑部血供不足,并产生头痛症状。这种头痛一般会伴有眩晕等症状。如果休息好或随着整体体质的改善,会自然好转。在治疗这类病人时,除注意到头痛之外,还必须对整体体质进行调补。
气血运行失常也会导致头痛。例如高血压的患者就是如此,中医理论认为,一部分高血压患者,与肝阳上亢有关,这种体质的患者,会使脑部出现相对充血的状态,血液循环的回流会受到较大的阻力。因此高血压患者的头痛,往往是胀痛或搏动性头痛。此类的患者,还有一个征象,就是面部也同时会出现充血发红等现象,因此,平抑肝阳,引血下行是正确的治疗方法。
2.外感头痛
多因起居不慎、坐卧当风,感受风寒、湿热等邪自表侵袭于经络、上犯于头部、清阳之气受阻所引起,其中以风邪为主,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所以头痛以风邪所致的居多,但风邪每多兼挟它邪,寒凝血滞、则寒阻脉络、血郁于内而为风寒头痛,如挟热邪、火热上炎,则能侵扰清窍、气血逆乱而为风热头痛、若挟湿邪,温邪弥漫、蒙蔽清阳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为风湿头痛。
风寒,是最容易影响头部供血的常见原因之一。中医学认为,风寒一般易侵犯人体的上焦部位。人受风寒之后,会出现风寒“束表”现象,使得头颈部位的肌肉皮肤收缩拘紧,肌肉等组织间的空间变得狭窄,一方面可以使颈背部位的肌肉空间受以压迫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另一方面,紧张的肌肉组织,可以使颈椎的生理弯曲发生改变,也会影响到脑部的供血。一旦脑部的供血受到影响,便可导致脑部相对缺氧状态,出现头痛症状。
颈部的异常,也是导致头痛的重要原因之一。颈部的异常不仅仅是颈椎本身的异常,也包括颈部的软组织异常。如果颈部的软组织由于劳损、外伤、姿势不当等因素使肌肉的空间狭窄,都可以导致脑供血的不足,使血液循环回流阻力增大。
3.外伤头痛
因跌或扑撞伤之后,或久病入络、使气血瘀滞,亦可发生头痛。
一般情况下,中医辨证分型可根据病人的整体情况分析病情,然后再对症施治。例如有风邪入脑型头痛,治疗时应当疏风止痛;有瘀阻脑络型头痛,应活血化瘀;有肝经风火型头痛,当清肝熄风以止痛;有肝阳上亢型头痛,治以平肝潜阳,滋水涵木;有痰浊上蒙型头痛,治应豁痰开窍;还有精血不足型头痛,应该填精益髓,补气益血等等。
发际作痛专家解答疑难 更多>>
暂无相关专家答疑!
发际作痛可能患的疾病更多>>
发际作痛对症药品更多>>
暂无相关药品!
您最近浏览过的症状
症状库大全猜您想要找的疾病:
患者关注排行榜
发际作痛最新文章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