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髓膜浸润怎么预防治疗
(一)早期发现病人 就地进行呼吸道隔离和治疗,做好疫情报告工作。病人须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日,但不少于发病后7日。加强对疫情单位和地区的疫情监视,接触者医学观察7日;对上感、鼻咽炎、皮肤粘膜出现瘀点的疑病似病人均应给予足量的磺胺嘧啶治疗,疗程5天。
(二)菌苗预防 我国普遍采用A群夹膜多糖菌苗预防接种,保护率达90%以上,副作用少。流行前皮下注射1次,剂量为25~50mμg,接种后5~7天出现抗体,二周后达到高峰。国外制备A群,C群或A~C群双价高分子量多糖菌苗,一次皮下注射50μg后可获得杀菌抗体,使发病率减少90%。但B群菌苗迄今尚未研制成功。
(三)药物预防 国内仍采取磺胺药作预防。对于某些有本病流行的机构团体或与患者密切接触者,成人每日2g,儿童75~100mg/kg/日,分2次,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服,共3日。有人主张在耐磺胺药地区口服利福平,成人0.6g/日,儿童10mg/kg/日,连服2天。利福平预防作用好,但易产生耐药性。也有主张利福平与二甲胺四环素合用,可使带菌率降至零。其次可用2~3%黄连素、0.3%呋喃西林液,1:3000杜米芬,0.25%氯霉素液滴鼻或喷喉。每日2次,连3日。亦有人主张对A群流脑密切接触者,可采用头孢噻肟三嗪一次肌注射。方法简便,效果优于利福平。
(四)流行期间做好卫生宣传工作 搞好个人及环境卫生,减少大型集合和大的集体活动,居室开窗通风,个人应勤晒衣服,多晒太阳避免到拥挤公共场所。
参考资料:
流脑的预防
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炎症,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冬春季节为流行高峰期,15岁以下儿童容易患这种病,两岁左右的婴儿患病率比较高。
流脑的传染源为患病者和带菌者,传播途径为呼吸道吸入病原菌。细菌存在于人的鼻咽腔分泌物中,当人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菌可以随飞沫散布到空气中,继而被他人吸入呼吸道。如果吸入病菌的人身体健康,机体免疫力良好,那么,病菌就只在鼻咽部繁殖,引起呼吸道感染。否则,病菌就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在血液中繁殖形成败血症,进一步随血流侵犯脑组织和脊髓外的被膜,引发脑脊髓膜炎。这种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到3天,最长的为1周。
发生流脑时,在病情发展初期为上呼吸道感染期,患儿会出现一些类似伤风感冒的症状如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和轻微的发热等。当细菌进入血中并进行繁殖时,就会出现第二期也就是败血症期的表现。患儿表现为持续高热、面色灰白、精神萎靡,在臀部、肩部等受压部位出现出血性皮疹,鲜红或暗紫色,大小不一,小的为针尖,大的呈斑片状。严重的出血疹可以迅速扩散到全身,发生坏死。第三期为脑膜炎期,孩子出现剧烈的头痛、呕吐、抽搐和颈强直等异常情况。
由于引起流脑的脑膜炎双球菌,对特定的抗生素有较强的敏感性,所以,对大多数患儿来说,经过积极的磺胺类和青霉素类药物的抗感染和对症治疗,患儿可以在1周后痊愈。少数严重患儿可以继发硬膜下积液、脑积水等症。年龄小,昏迷程度深、时间长、皮肤出血点广泛和反复发生抽搐者,则往往危及生命,或留有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对许多婴幼儿来说,患了流脑后,病情变化迅速,症状可以不典型或分期不明显,严重者还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做好流脑的预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经常开门窗通风或喷洒空气清洁剂,常晒被褥,可以杀死环境中的病原菌。因为脑膜炎双球菌比较脆弱,它对干燥、湿热、寒冷和一般消毒剂极为敏感,在小于37°C或高于50°C的环境均容易死亡。
在流脑流行季节,尽量不要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去,以免增加感染机会。另外,一旦发现孩子有不明原因的高烧,出血点或头痛、呕吐、抽搐等情况时,应立即送医院就诊。
及时隔离病人,对与流脑患者有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和可疑者,要给予及时,正确的服用磺胺类药物,进行预防性服药。小儿要按时进行预防接种,这也是防止流脑发生的重要措施。一般应在每年的11、12月接受一次疫苗注射,这样就可以有一年的免疫效果。
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脑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据统计,每年的2~4月,“流脑”的发病率占全年的60%左右。病人主要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特别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容易感染。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危害性大,所以必须切实做好预防工作。
脑膜炎双球菌存在于病人或健康带菌者的口、鼻和咽部,当他们说话、咳嗽、打喷嚏时通过飞沫扩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进以后被感染,先在鼻咽部粘膜上生长、繁殖。如果病菌进入了血液,到达脑膜和脊髓膜,就会在那里引起发炎化脓。流脑的潜伏期1~7天,一般2~3天,起病初期常有发热、头痛、咳嗽、流鼻涕、嗓子痛、打喷嚏、全身不适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容易误诊为感冒。不久,突然高烧、寒战、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皮肤有出血点或出现瘀斑等。如果治疗不及时,病人很快发生抽搐、昏迷,24小时内就会死亡。存活者,少部分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痴呆、瘫痪、语言障碍等。婴幼儿如果得了“流脑”,初期表现为不肯吃奶、哭闹不安、呕吐或嗜睡,继而身体发挺,两眼发直,并向上翻,囱门饱满,神情痴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预防“流脑”主要有下面几点:
⒈早期发现病人,早确诊,早报告,就地隔离、治疗。
⒉流脑病菌对日光、干燥、寒冷、湿热及消毒剂耐受力很差,所以要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的清洁,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⒊不要带孩子到病人家去串门,尽量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如商店、影剧院、公园等游玩;如非去不可,应戴上口罩。
⒋在流行病高峰季节里,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热、咽喉肿痛、头痛、呕吐、精神不好、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⒌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感冒时病人抵抗力会降低,容易受到流脑病菌的袭击而发病。因此,要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在剧烈运动或从事劳动后,应及时把汗水擦干,穿好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子,对儿童更应留意这个问题。
⒍在每顿进餐时,可吃上几瓣生大蒜,这样可以杀死口腔中的病菌。饭后盐水漱口,也有利于预防“流脑”的发生。
⒎秋末冬初对5岁以内儿童接种流脑疫苗,保护率可达80~90%,抗病能力可维持1年左右;以后每年再打加强针一次。
脑脊髓膜浸润专家解答疑难 更多>>
暂无相关专家答疑!
脑脊髓膜浸润可能患的疾病更多>>
- 化脓性脑膜炎
- 症状化脓性脑膜炎有什么症状?
- 诊断鉴别化脓性脑膜炎如何鉴别?
- 治疗化脓性脑膜炎怎么治疗?
- 找药品化脓性脑膜炎需要吃什么药?
[看病挂什么科]
[需要做的检查] 布鲁津斯基征 、 脑脊液细胞分类计数 、 脑脊液压力 、 脑脊液葡萄糖(CSF-Glu)
[最常用的药物]
脑脊髓膜浸润对症药品更多>>
暂无相关药品!
您最近浏览过的症状
症状库大全猜您想要找的疾病:
患者关注排行榜
脑脊髓膜浸润最新文章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