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产业需创新升级 专家呼吁“支持创新药进医保”
“我非常赞同国家提出的创新转型升级这个大方向,但是这条路上的确有很多的困难和瓶颈,直接导致医药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丁列明告诉记者,医药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和三医不联动有直接关系。
【两会话题】慢病防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目前,上海市2016年5院6区药品GPO(集团采购组织)采购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实施,首批覆盖150个抗生素和心血管药品,第二批400个药品以及第三批GPO采购目录内剩余其他药品也将在1~2个月内完成采购。同时,重庆本年度23个短缺药品的供应保障也会采用GPO采购形式。
由于执业药师是全国通用的,没有地域的限制,所以对于兼职挂证的执业药师来说,药店只要能出得起钱,都会有很多选择,根本不需要亲自招聘执业药师。
“我非常赞同国家提出的创新转型升级这个大方向,但是这条路上的确有很多的困难和瓶颈,直接导致医药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丁列明告诉记者,医药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和三医不联动有直接关系。
就在3月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涉及的100个项目中,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位列其中,预示着“基因组学”被列入国家战略,基因组技术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记者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处获悉,上述五种药物分别是吉列德公司用于治疗乙肝的替诺福韦酯、新基医药公司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来那度胺以及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
这对于企业来说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如果符合目录的品种在做一致性评价的时候,只要溶出曲线一致即可,这相比生物等效性试验而言,药企将省下了不少成本费用。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份目录早日出台吧。
可以预见的是,除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将下沉到基层以外,未来的医疗领域将发生几种转变:一是民众层面,将由被动治疗变成主动管理自己的健康;二是医院层面,将注重收治数量变成注重疗愈质量;三是治疗过程,将从短期治疗痊愈前后延伸为日常预防和院后康复与保健。
3月17日,新华社受权全文发布《纲要》。《纲要》共分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发展新体制、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等20篇。
未来10年全球抗肿瘤药物的市场空间依然很大。据201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癌症报告》显示,全球癌症病例呈现稳定增长态势,由2012年的1400万,将逐年递增至2025年的1900万。抗肿瘤药自从2007年超越降血脂药后,一直是全球医药市场的领头羊,2012年的销售额超过700亿美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公立医院未来的改革方向必将进一步突破“身份”、“编制”等藩篱的限制,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尚有待建立,而在这种大势下应运而生的医生集团,其未来发展空间值得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