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物六技巧,可以减少药物副反应
当糖友在用药时空腹血糖下降至到6mmol/L(90mg/d1)以下,饭后2小时血糖在7.25mmol/L(130mg/d1)以下,此时应及时与主管医生商量降糖药是否要减量或停用,以免发生低血糖。
曾经试制过的各种胰岛素剂型,包括:口服制剂、滴眼剂、滴鼻剂、栓剂等等,研究人员想尽各种办法代替注射,但几乎没有实际临床价值的突破。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是现代社会发病率很高的一种疾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三多”指多饮、多食、多尿,“一少”指身体消瘦。临床上根据症状的不同及病变轻重程度的不同,将糖尿病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主要表现是口渴,这跟肺热有关。中消,主要表现是多食,跟胃热有关。下消,主要表现为多尿,跟肾虚有关。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人体自备的治疗糖尿病的穴药,坚持按摩,配合口服降糖药物,一定能帮糖尿病患者平稳地控制血糖。
当糖友在用药时空腹血糖下降至到6mmol/L(90mg/d1)以下,饭后2小时血糖在7.25mmol/L(130mg/d1)以下,此时应及时与主管医生商量降糖药是否要减量或停用,以免发生低血糖。
夏季虽然血糖值会降低,但不可随意减药。改变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会人为地造成血糖的波动,使病情加重,导致血糖的长期控制不理想,而好的血糖控制能有效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胰岛素可以增加体重,其作用机制复杂,与其促进葡萄糖摄取利用、调控脂肪生成和分解、低血糖后补偿性增加饮食等因素有关。
口服降血糖药物是糖友愿意接受的一种治方法,但是最近在门诊时,经常碰到糖友说口服降血糖药物效果不佳。经过仔细询问,这些糖友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用药错误,直接影响药物降血糖的效果。
二甲双胍的用药初期,尤其是空腹服药,约有10%~20%的患者会出现胃肠道不适反应,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口中有金属异味、大便稀薄及腹泻等,这是因为普通剂型的二甲双胍在胃内立即溶解后,高浓度的盐酸二甲双胍黏附在消化道黏膜上引起的刺激所导致。
众多研究证实了口服降糖药物同样对T1DM患者有效,临床也有一些应用经验,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配合,可以改善T1DM的血糖控制。但是由于T1DM患者的特殊性,目前仍然只能依赖于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对于这部分人群的获益如何以及如何应用,尚需要大量实验与研究。
对于老年患者,因为对低血糖的耐受能力差,不宜选用长效、强力降糖药物,而应选择服用方便、降糖效果温和的降糖药物,如诺合龙。对于儿童来讲,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2 型糖尿病,目前只有二甲双胍被FDA批准用于儿童。
如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缓释片)和格列美脲(亚莫利)。这类药物往往要求患者于早餐前半小时服用,每日一次,这类药因为服药次数少,可以明显减少漏服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