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尿病症状,但血糖值未达到上述指标者,应进行OGTT(成人口服75克葡萄糖,儿童每公斤体重用1.75克、总量不超过75克)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可诊断为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除了少数属成年人易发的2型糖尿病外,绝大多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亦即1型糖尿病。这些小糖尿病患者,大多在15岁以前发病;而12~14岁则为高发年龄。据调查,儿童期糖尿病人有两个发病高峰:一是5~7岁,这种情况的出现,很有可能是与儿童进幼儿园或上学与外界接触机会增加有关。
及时到医院检查,测定空腹血糖、尿糖,如没发现异常要再进一步检查餐后两小时血糖、尿糖或做正规葡萄耐量试验,这样才能及时确诊是否有糖尿病。即使以上检查结果均正常,也不能轻易否定糖尿病,应定期复查以上各项检查,以防漏诊误治。
据法新社报道,国际肥胖研究协会主办的《肥胖综述》月刊公布研究报告估计,中国有170万7岁至18岁的青少年饱受糖尿病之苦,另外还有2770万人被认为是糖尿病前期。前期症状表现为血糖水平升高,并可能已经对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造成长期损害。
在当今社会儿童患上糖尿病的事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一直以来,2型糖尿病都是成年人的专属,年轻患者基本上都属于1型糖尿病。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饮食结构变化,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儿童越来越多,结果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年龄不断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儿童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
在中医文献中常把消渴病分为上、中、下三消论治。上消主症为烦渴多饮、口干舌燥;中消主症为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结;下消主症为尿频量多,尿如脂膏。这种分类方法有些片面,因为临床上三多症状并不是截然分开,往往同时存在,仅表现程度上有轻重不同而已,故治疗上应三焦兼顾、三消同治。
“放任型”“紧张型”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这两种倾向是不正确的。得了糖尿病,不管发生在什么年龄,都需要认真对待,积极采取生活方式干预和/或药物治疗,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
之前很多人都认为糖尿病是老年病,但是现在发现有不少的儿童也患上了糖尿病。有数据统计表明:儿童糖尿病人占糖友总数的5%。并且这些儿童大多不是1型糖尿病,而是2型糖尿病。原因是由不良的饮食习惯引发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糖尿病神经病变不但没有上述疼痛症状,反而表现为对疼痛、温度的感觉功能下降。所以患病时间长的糖尿病患者,在手脚出现异常疼痛或异样感觉时,例如碰到很烫的水也不觉得痛等情况时就应引起注意,及时向医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