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首次发现肠道微生物分泌蛋白可以提高胰岛素水平
研究表明,人类的β细胞一般在5岁左右进入休眠期,停止分裂生长。因此,在新生儿早期使用抗生素,有可能加大新生儿患I型糖尿病的风险。
糖尿病友常听说南瓜能降血糖?真的假的?
一项由哥本哈根大学营养学与运动学系完成的最新研究表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在增强胰岛素刺激肌肉利用葡萄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一个突破性进展,将有利于人们充分利用体育活动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当前,血糖测试仍普遍采用有创或微创的测试仪,尽管这种测试仪只需2~10μL末稍血,但因有痛感患者仍尽量回避这种有创测试。因此,无创血糖测试仪就成为糖尿病人的期盼。
研究表明,人类的β细胞一般在5岁左右进入休眠期,停止分裂生长。因此,在新生儿早期使用抗生素,有可能加大新生儿患I型糖尿病的风险。
CGM带来益处是建立在CGMS具有较高精准度的基础之上,因此临床选用CGMS时应考虑其准确度。iPro?2准确度极佳,能更好地指导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治疗与调整改善血糖控制。
在肾脏中选择性抑制SGLT2,阻断肾脏中葡萄糖的再吸收作用,将过多的葡萄糖通过尿液排泄到体外,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而且该降糖作用不依赖于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
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LisanneL.Blauw指出,这项研究表明,室外温度升高与美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增加有关。在全球范围内,室外温度高与葡萄糖耐受不良的增加有关。
艾塞那肽是短效GLP-1受体激动剂,其在早晚餐前给药的方式可高度模拟生理性GLP-1分泌,促胰岛素分泌作用符合生理模式,这可能与其持续改善β细胞功能有关,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阐明。
在同时存在糖尿病和HFrEF的患者中,沙库必曲/缬沙坦比依那普利能够对血糖控制产生更好的影响。对于使用沙库必曲/缬沙坦的糖尿病患者,临床医生应注意到这一点,患者使用的降糖药物剂量可能需要调整。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既往对于心血管并发症产生的严重危害被低估,纪立农教授在本届论坛上指出了未来糖尿病治疗的新路径,强调血糖控制同时改善心血管和死亡结局的重要性。
研究结果提示,1998~2014年期间瑞典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病率显著下降。尽管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致死性结局降幅相对较小。
贫血被认为是常常未被识别的一种糖尿病并发症,会使糖尿病出现不良结局,包括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率增加。对于贫血患者,应明确是否存在血清铁和维生素B12缺乏并予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