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学者最新研制出一种不含干扰素的治疗丙肝新药物,肝硬化丙肝治愈率可达95%,有望在2015年推出市场。
门静脉栓塞是一个让人“心塞”的疾病。肝血供的3/4来自于门静脉。门静脉进入肝脏后,将来自消化道含有营养的血液送至肝脏“加工”。当门静脉栓塞后,进入肝脏的含有营养的血流急剧减少,会出现肝脏萎缩、肝功能异常、营养缺乏。
2017年6月2-4日,“第九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于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魏来教授做了“直接抗丙型肝炎病毒药物(DAA)的药物相互作用(DDI)”的报告。
丙肝感染,不如乙肝感染的科普一般,为大众所熟悉。而丙肝感染经过数十年后,慢性丙肝会进一步损坏肝脏,提高发展成为肝病终期及肝癌的风险。而丙肝病毒,也成为导致肝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长期性导致一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治疗产生了厌烦情绪,有些人听说“干扰素能给核苷(酸)类药物‘收尾’”,于是盲目停用核苷(酸)类药物,改用干扰素治疗。
如果给出国看病患者群体画个像,大致可以这样描述:多数人是癌症晚期,在国内无药可用无法可施,被医生判了死刑,转到美国求医。这些人通常经济条件不错,在国内也拥有不错的资源,但托人情找关系塞红包的求医过程并不顺利。
从代谢危险因素角度切入研究HBV感染者的肝细胞癌(HCC)发生和肝脏疾病相关死亡风险的进展相对较少。日前,Gastroenter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的一项台湾学者完成的大型队列研究结果揭示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肝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目前全球预计有7100万人受到慢性丙肝感染,每年约有39.9万人死于丙型肝炎[3]。我国约有10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是全球感染丙肝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4]。
我国一直都是肝病大国,所以相当一部分对于肝炎、肝病讯息呢,大家一定都非常关注,近日香港大学玛丽医院Hui等就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重度肝脂肪变与肝纤维化程度加重有关,肝脏脂肪变程度加重与血清HBV DNA水平较低独立相关,表明肝脂肪变对HBV复制可能具有抑制作用。
更有甚者用官方的名义推销“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双管齐下抑制丙肝病毒的新疗法。即在尽可能抑制病毒复制的同时,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清除残余的病毒,包括细胞核内的病毒模版coda,达到彻底治愈的最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