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精神运动型兴奋吗?遇到它该如何处理呢?
精神运动性兴奋即兴奋躁动状态,可表现行为紊乱、脱抑制、动作言语增多及暴力行为,通常见于精神分裂症、躁狂发作、醉酒状态、脑器质性疾病等,还可见于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反作用,如物质滥用及戒断反应等。
兴奋躁动状态属于精神科急症,需要精神科药物干预,当患者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可自伤或伤人,过度消耗体力,饮食睡眠不足,易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或继发感染,甚至全身衰竭,急性期及维持期的治疗十分重要[1]。
出现精神运动性兴奋状态的常见精神疾病
一、精神分裂症
主要表现为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通常分为:
①紧张型:以突发的精神运动性兴奋为特点,可突然攻击人或毁物。有时表现为精神运动性兴奋和精神运动性抑制交替出现;
②青春型:表现为思维散漫,情感不协调或情感倒错,喜怒无常,行为紊乱,行为幼稚愚蠢及冲动行为。可伴片段的幻觉妄想;
③偏执型:以幻觉和妄想为主。在幻觉和妄想的支配下,可出现突发的情绪失控和冲动行为。
处理要点
目前精神分裂症的首选治疗为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2]。长期(>5年)服用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症状稳定的患者可不考虑换药。首发精神分裂症急性期通常选择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
当患者处于兴奋躁动状态,首先将患者隔离并保护,通过谈话安抚,如果患者配合口服药物,氟哌啶醇是处理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状态的主要药物,较为安全有效。苯二氮?类药物可快速发挥镇静及抗焦虑作用,可作为短期“抗精神病药物”使用,但很少用于维持治疗。
二、心境障碍
躁狂发作多为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为言语活动明显增多、思维奔逸、情感高涨或易激惹、行为忙碌等。患者极度兴奋时,可有短暂的片段性幻听,行为缺乏目的,伴有冲动,也可出现意识障碍、错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称为谵妄性躁狂。
精神病性症状可出现在双相心境障碍的躁狂相和抑郁相,而兴奋躁动状态通常发生于躁狂相。
处理要点
目前注射剂型药物选择有限,氟哌啶醇肌注仍是治疗躁狂发作兴奋躁动患者的有效方式[1],在过渡时期,可选择劳拉西泮或其他苯二氮?类药物作为基础药物,采用口服或肌注方式,与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配合使用。
当患者拒绝口服药物时,可选择肌注苯二氮?类药物或氟哌啶醇[3]。如果患者愿意口服药物,可首选奥氮平,奥氮平适用于急性躁狂发作期,具有强镇静作用。
另外,双相障碍患者也可采用无抽搐电休。
三、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容易出现兴奋躁动状态,通常包括:
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2、偏执型人格障碍
3、表演型人格障碍
4、冲动型人格障碍
处理要点
1、当患者出现兴奋躁动状态,需要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将患者隔离并安全保护,并采用药物使患者快速安静,可选用苯二氮?类或氟哌啶醇肌注,症状稳定后可根据患者的核心症状选择药物;
2、当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波动、冲动及好攻击,并有双相障碍家族史,首选心境稳定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或锂盐);
3、当患者的主要表现为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冲动及好攻击,首选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或其他相关抗抑郁药);
4、当患者主要表现为偏执、敌对及过度焦虑,可首选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利培酮等);
5、当患者残留愤怒、焦虑、失控等情绪,可将原有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加量或换用经典抗精神病药物;
6、另外,心理治疗和教育培训对人格障碍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