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关注 > 案例解读 > 小学生吐槽父亲 家长怎么做到有效陪伴?

小学生吐槽父亲 家长怎么做到有效陪伴?

2016-06-20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孩子最渴求家长陪伴的时刻,是每天回到家时的重聚时光。迅速完成一些最必要的事情,马上全身心地陪孩子一会儿。不用很长,十五分钟就够了,然后再去做家务,处理自己的一些事情……

  4.Empathy共情

  积极地让孩子知道,你在意和理解TA的内在世界,无论愉快还是困难的时光,你都愿意陪伴TA,给TA支持。

  这四点的英文首字母合起来正好是单词PACE(步伐,步速),正寓意着跟随孩子的节奏,从孩子的经历和视角去体验TA的内心世界。

  家长具体该怎么做呢?

  1.质量优先,尽力而为

  从上述陪伴的原则可以看出,高质量的陪伴并不容易,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丰富情感的投入。

  家长有工作和家务需要承担,也有自己学习,休闲娱乐的需求,能用来陪伴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很多家长自己小时候其实并没有体验过被高质量的陪伴,自然在学习如何有效陪伴孩子的时候会多一些困难。

  所以,我要告诉大家的第一点是:降低期待,不要苛求自己,努力让自己也享受陪伴孩子的过程。

  2.重聚时光,稳定期待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孩子最渴求家长陪伴的时刻,是每天回到家时的重聚时光。

  迅速完成一些最必要的事情,马上全身心地陪孩子一会儿。不用很长,十五分钟就够了,然后再去做家务,处理自己的一些事情。

  能再多陪陪孩子当然好,但是对孩子来说,很重要的是TA能大致判断出来每一天的什么时候、哪些情形下,有可能稳定地得到父母陪伴。

  这样,孩子能够容易去适应父母的节奏,通过管理自己的期待来避免挫败感。

  3.真诚对待

  有时候家长因为某些事情心情不好,会很难给孩子有效陪伴。可以用孩子容易懂的方式,告诉孩子自己的状态。

  比如用手指比划一个小圈,告诉孩子:“妈妈现在的耐心只有这么小,你可以自己玩一会儿,或者找爸爸玩,等妈妈的耐心恢复到(在空中画一个大圈)这么大的时候再陪你玩。”

  这样,孩子就能够明白,自己的期待没法得到及时满足,不是因为TA自己不好。

  4.仪式的帮助

  一些仪式性的动作,可以帮助家长把自己日常的一些琐事烦恼先放到一边,以便全身心地陪伴孩子。

  比如,回到家就换上舒适的家居服、洗把脸,然后陪孩子;或者把牵挂的事情简单列在一个小本子上,对自己说“记事本会帮我先存着这些事情,现在我可以放心去陪孩子了”。

  5.多倾听,少教训

  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好一个“捧哏”,让孩子能尽情地表达自己。

  少一些讲道理的内容,避免教训人的口气,此时的重点,不在于教孩子什么具体的内容。

  当孩子的想法被家长充分的倾听后,孩子常常会主动想听家长的想法。

  6.面对面

  陪伴的过程中,家长调整自己的姿势,尽量能互相很轻松地看到对方的面部表情和眼睛

  7.注意非语言信息的同步

  孩子的语言能力远不如成人,但是对语气,语调,表情,身体姿势这些非语言信息的敏感度非常高。

  家长不仅是要自己说话的内容和说话的方式要一致,而且还要保持与孩子当时的情绪状态一致。

  比如,假如家长用平淡无味的语调说“我看到你好高兴啊”,孩子听了,自然会觉得怪怪的。

  8.让自己变得好玩儿

  陪伴孩子其实也可以成为家长享受快乐,回归童真的时光。

  别端着,放轻松,让自己跟着孩子也变得好玩儿,会玩儿,陪伴会更有质量。

 

1 2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