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与心理伤害
暴力必然会导致生理伤害。
孩子可能不得不带着红肿的双眼、明显的淤青与伤痕进入学校、操场等社交环境。生理上的痛楚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可伤痕累累很有可能给孩子带来更多困扰。
孩子们很在乎在自己小圈子里的形象、表现与评价。而挨打这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的朋友、同学甚至师长对他的评价,也很可能影响到他对自身的认识和态度。并不能因为一个孩子年龄小,就忽视他的自尊与自我认同。
此外,在公共场合--尤其是对孩子有特殊意义的公共场合--打孩子,给孩子带来的心理伤害将是巨大的。与心理创伤相比,生理上的那点儿痛苦甚至都算不上什么。
有研究发现,在一些于公共场合遭受父母殴打的孩子身上,会有类似PTSD(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它主要源于爆发性的伤害,还会在相当程度上诱发其他的心理问题,比如极度消沉、拒绝社交、甚至自杀、自伤倾向。
>>“体罚”的恶性循环
对于某些不幸的孩子来说,挨打这件事已经司空见惯。他们的父母已经将之看成一种行之有效的管教手法。
已经有众多的研究表明,在有“打孩子”风气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不少重要的心理指标都受到了影响。他们的自尊程度往往更低,而攻击性、失落感和焦虑程度往往更高。
这其实很好理解: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处于对挨打的担惊受怕之中,他肯定没法获取长期有效的安全感--自然会变得焦虑、敏感、紧张、急于保护自我。
也许恰恰是因为缺乏稳定的情绪状态,这些孩子们在智力水平、学业水平以及注意力水平的发展,经常有所欠缺。而恰恰是这些欠缺,又很容易把他们重新带入“挨打”的恶性循环。
越表现不好越挨打,越挨打就越表现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体罚已经彻底丧失了任何管教的意义。
与此同时,童年的惨痛经历并不仅仅影响当小孩的这几年。最近的一些研究还发现,孩子童年挨打的次数越多,长大后越容易产生物质滥用的问题,比如有烟瘾或酒瘾;主观幸福感的平均程度,也普遍比同龄人更低。
值得一提的是,在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家庭中,如果女孩子仅仅因为自身的性别原因而遭遇暴力,很有可能对她成年后在亲密关系与亲子关系之中的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受害者不仅是孩子
也许很多父母打孩子,是出于他们自己口中的“爱”。但在年幼的孩子看来,打了就是打了,基本上跟爱不爱没什么关系。很多时候,孩子并没有成人认为的那么能够了解长辈的良苦用心。
通常来说,孩子对于父母有积极的情感,所以孩子们会黏着自己的爸爸妈妈,拥抱、亲吻他们。可暴力,是对这种积极情感的直接否定,严重弱化了孩子与父母之间原本充盈的吸引力。
针对孩子的家庭暴力,尤其在孩子的学龄期,会影响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也直接衍生出了更多的问题。比如,孩子会拒绝与父母沟通,向父母撒谎,与父母的关系逐渐淡漠。
除此之外,“打孩子”这件事还会影响到其他关系--别以为打孩子这事,孩子是唯一的受害者。
受害者还有可能是孩子的父母:许多研究探讨了“打孩子”的夫妻之间的关系,发现越是爱打孩子的夫妻,他们之间打架的频率也更高,因为孩子的原因产生剧烈分歧的可能性也更大。
受害者也有可能是孩子的孩子:很多小时候被父母打过的人都会说“我以后绝不打我的孩子”,但是,小时候经常被父母打的孩子成为父母之后,大约三分之一,依然会沿用自己父母当年对待自己的方法,用体罚来教育下一代。
编后语:
孩子和他们的家庭都各有差异,有的家庭感情比较亲密,有的孩子“皮”一些。所以,站在科学统计的角度上,上面那些不一而同的症状,并不是“打孩子”的绝对后果。
但是,您不要因此松了一口气。上面这些风险,与家庭中针对孩子的暴力行为有着非常高的相关性--并不是因为孩子足够“皮”,就可以不加控制的打骂。
不能因为给了这些打骂一个“我是为了你好”的面具,就掩盖了它给一个孩子心理发展所埋下的巨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