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脓肿
一、隔下脓肿的治疗:治疗腹膜炎时取半从卧位,合理选用抗生素,胃脾切除后仔细止血、放置引流,能有效地预防膈下脓肿的形成。即使在膈下脓肿形成的早期,通过抗生素和支持疗法,炎症也可能消退吸收。但在治疗数周后,发热不退,病人体力消耗较大的情况下,仍宜及时引流。
B超定位下穿刺引流对位置较深、脓腔较小、脓液稀薄的膈下脓肿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穿刺途径及需置管冲洗引流。
对脓腔较大、脓壁较厚、或呈多房性者仍宜行手术引流。
1.经腹前壁途径;最常用。方法为沿肋缘下作斜切口,逐层切开,见腹膜后将之推开,可引流右肝上、左肝上间隙的脓肿。因脓肿周围大多有粘连,故亦可切开腹膜后引流右肝下、左肝下间隙脓肿。脓腔切开后,吸尽脓液,放置硅胶管或双套管引流。
2.经后腰部途径: 沿第十二肋作切口,显露并切除第十二肋,于第一腰椎平面横行切开肋骨床。注意不可顺助骨床切开,以免破损胸膜。肋骨床切开后即进入腹膜后,将肾脏向下推开,可引流右肝下、左膈下靠后和腹膜外间隙的膈下脓肿。
3.经胸壁切口途径:应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在胸侧壁第八或第九肋处作切口,切除部分肋骨,直达胸膜外,用碘纺纱条填塞伤口,使胸膜和膈肌形成粘连,约5~7日后再行二期手术。经原切口穿过粘连的胸膜和膈肌先行穿刺,吸出脓液后,沿穿刺针头方向切开胸膜和膈肌,放置引流物。适用于引流肝右上间隙高位脓肿。
二、盆腔脓肿的治疗:经直肠前壁或阴道后穹窿切开,放置软硅胶管引流,术后3~4天拔除导管。继续应用抗生素、热水坐浴、会阴部理疗等治疗措施,促使炎症消退吸收。
三、肠间脓肿:多发性小脓肿经抗生素治疗常可自行吸收。较大的脓肿则需剖腹手术,吸尽脓液,清除脓壁,并用大量盐水或抗生素溶液冲洗,通常不需放置引流。
腹腔脓肿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腹腔脓肿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腹腔脓肿找医生
更多 >腹腔脓肿找医院
更多 >- 医院地区等级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 虹口区 二级甲等
-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 松江区 二级甲等
- 上海市同济医院 普陀区 三级甲等
- 嘉定区中心医院 嘉定区 二级甲等
- 深圳蛇口人民医院 南山区 二级甲等
-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普陀区 三级
- 北京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丰台区 三级甲等
- 武警总医院 海淀区 三级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