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狼疮肾炎别名:小儿狼疮性肾炎
(一)治疗特别强调治疗的个体化。特别是要注意心、肾、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及时干预治疗,充分考虑药物治疗的利弊、得失后确定近期、远期的治疗方案并认真评价治疗风险与效益,让病儿监护人充分知晓。
1.一般治疗 急性期、活动期,重症均强调休息、加强营养、避免日晒,静止期逐步恢复活动、上学。服免疫抑制剂期间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若发生感染应积极治疗,要避免使用诱发狼疮和肾损害的常用药物(磺胺、肼屈嗪、普鲁卡因胺、对氨水杨酸、青霉素、氨基糖苷类药物);局部皮损若无继发感染,可涂泼尼松软膏。
2.免疫抑制剂
(1)糖皮质激素:是治疗SLE基本药物,主要作用于G0期淋巴细胞,有强烈抗炎作用。常用量为泼尼松1~2mg/(kg·d),总量<60mg/d,3次/d,口服,病情缓解、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后改为隔天顿服,病情稳定后可以减至小剂量(0.5~1mg/kg,隔天)长期用药,维持疗效。临床发现多数狼疮肾炎患儿单用泼尼松治疗无效,尤其是Ⅳ型狼疮肾炎、急进性狼疮肾炎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更不敏感。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每次15~30mg/kg,总量<1g/次,1次/d,3次一疗程,间隔1~2周可重复一疗程,共2~3疗程后用中、小剂量泼尼松维持治疗,可使部分狼疮肾炎患儿迅速缓解,肾功能较快好转。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易发生条件致病菌感染、骨质疏松、高血压、水电解质紊乱、精神病、消化道出血等多种毒副作用。
(2)细胞毒类药物:很多观察均认为皮质激素联合细胞毒类药物治疗狼疮肾炎,疗效远较单用皮质激素或单用细胞毒类药物好。联合用药还可大大减少皮质激素的用药量,提高疗效。常用的细胞毒类药物有环磷酰胺(CTX)、硫唑嘌呤、氮芥。其中以环磷酰胺(CTX)使用最广泛,疗效最好。环磷酰胺(CTX)主要作用于S期,对整个细胞周期均有作用,能有效抑制抗体产生,抗细胞毒、抗炎症介质作用也很明显,其免疫抑制效应强烈而持久。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 [2~2.5mg/(kg·d)]对保存肾功能有明显作用。近年资料表明环磷酰胺(CTX)大剂量冲击用药,较口服环磷酰胺(CTX)不良反应更少,肾脏保护效果更好。环磷酰胺(CTX)冲击方案尚未成熟,最积极的方案是每次8~12mg/kg,1次/d,连用2天1疗程, 总量<1g/疗程,至少间隔2周用1疗程,连用6疗程后改为3月1疗程,维持2年;也有每月1疗程,连用6月后停药的半年方案以及每月1次连用6月,再3月1次维持2年的长疗程治疗方案。1992年NIH研究小组报告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认为,长疗程较半年疗程在保护肾功能方面疗效更好,只有10%病人进入终末期肾衰。环磷酰胺(CTX)大剂量冲击治疗应注意消化道副反应和采取水化措施[60~80ml/(kg·d)或2000ml/m2电解质平衡液持续静滴],防止出血性膀胱炎。目前尚无资料确切证明口服方案与冲击方案对性腺影响的大小。
(3)硫唑嘌呤:每天2.5mg/kg治疗严重弥漫增殖型LN,可减少皮质激素用量,与皮质激素联合口服环磷酰胺(CTX)效果相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可用小剂量泼尼松及硫唑嘌呤维持治疗。
(4)苯丁酸氮芥:0.2mg/(kg·d)分3次口服,疗程2~3月,其对性腺的不良反应与致癌作用并不比环磷酰胺(CTX)小。
(5)环孢素:选择性作用于辅助性T细胞,间接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但毒副作用大,尤其是肾脏的毒副作用。一般仅在环磷酰胺(CTX)不能使病情缓解者选用环孢素;急性期用药5~7mg/(kg·d),维持用药4mg/(kg·d),可作为激素、细胞毒类、抗凝剂三联用药的候选药物之一。
3.抗凝剂 狼疮肾炎病人多呈高凝状态,尤其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之后,血小板聚集力增强,血纤维蛋白原升高,不但可发生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栓,还易并发肾静脉等大血管血栓,应予抗凝治疗。严重弥漫增殖型LN可用肝素100U/kg,或蝮蛇抗栓酶0.01U/kg,<0.25U/次,1~2次/d,静滴,或口服双嘧达莫(潘生丁)3~8mg/(kg·d)。有肯定血栓形成者可用尿激酶每次200~600U/(kg·次),溶于葡萄糖水200ml中静滴,1次/d,14天一疗程。
4.血浆置换 可清除部分致病性抗体、抗原及免疫复合物,但价格昂贵,多用于对其他治疗无反应的严重LN患儿,对狼疮脑患儿效果较好。也有人主张在急进性LN患儿给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同时给予血浆置换疗法,每天置换2~4L,连续3天。
5.静脉注射用人血丙种球蛋白(MG) IVIG对部分狼疮患儿有一定疗效、可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可改变抗体、抗原比例,使免疫复合物易于清除。可使部分环磷酰胺(CTX)耐药的患儿病情缓解。
6.全身淋巴结X线照射 有报告用X线照射全身淋巴结(20Gy/4~6周),可使部分病人取得一定疗效,肌酐清除率好转,dsDNA抗体减少,甚或停用泼尼松。
7.抗CIM单克隆抗体 可使T细胞数下降,B细胞抑制,蛋白尿减少,血浆蛋白升高。
(二)预后早年LN患儿多死于尿毒症,病死率达60%~80%,近年因正确诊断,分型及诊疗手段改变,其病死率已下降至18.9%~25.4%。下列因素可能影响预后:
1.临床表现 持续大量蛋白尿、血尿、高血压、贫血、血肌酐水平已升高者预后不良,反复感染也影响预后。
2.病理类型 Ⅰ、Ⅱ型一般不发展为终末期肾,预后不良者多死于并发症;Ⅲ型可能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但5年存活率仍达75.8%。Ⅳ型病情危重,预后不良,但及时正确治疗5年生存率可从25%提高到80%。Ⅴ型若有附加增生性病变(c、d亚型)预后不良,与Ⅳ型相似。公认有大量内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着、合并血管病变、肾功能恶化需替代治疗者预后恶劣。
3.其他 家长、病儿对治疗目标的理解和支持以及环境因素也同样影响预后。
小儿狼疮肾炎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小儿狼疮肾炎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小儿狼疮肾炎找医生
更多 >小儿狼疮肾炎找医院
更多 >- 医院地区等级
- 广东省人民医院 越秀区 三级甲等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 虹口区 二级甲等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闵行区 三级甲等
- 嘉定区中心医院 嘉定区 二级甲等
-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越秀区 三级甲等
-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朝阳区 三级甲等
-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市 三级甲等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武侯区 三级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