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大全   >  小儿科   >  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别名:小儿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

(一)治疗
1.血小板清除术 也称血小板单采术。适用于起病急,病情重,伴有栓塞或出血并发症的患者,目的是迅速降低血小板数,缓解症状,继用32P或化疗。
2.放射性32P 口服或静脉注射32P双基钠盐,首剂3~4mCi(毫居里),定期观察血象,如3个月病情未好转可再用1剂。一般1个月内血小板开始下降,6~8周达最低值。
3.化疗 以烷化剂为主。 (1)羟基脲:目前为首选,它无引起治疗相关白血病的报道。适用安全,但起效慢,约4周左右,且应给维持量,否则会反跳。 (2)白消安(马利兰):以前作为首选药物,由于羟基脲广泛应用,现仍为有效的化疗药。剂量4~6mg/d,待血小板恢复正常时停用或小剂量维持。 (3)氧芬胂(马法兰):0.05mg/(kg·d),口服,易引起骨髓抑制,应定期查血象。 (4)苯丁酸氮芥(瘤可宁):0.1~0.15mg/(kg·d),待血小板减少至50%后药量减半。 (5)氮芥:适用于合并血栓形成之重症者,用量0.4mg/kg,溶于生理盐水20ml内推入,酌情给小量镇静药。
4.血小板功能抑制药 小剂量阿司匹林10mg/(kg·d)口服,可减少血栓形成。双嘧达莫(潘生丁)5mg/(kg·d)口服。
5.干扰素 有抗病毒、抗增殖、有免疫调节、诱导分化、抑制骨髓恶性克隆形成作用。剂量:100~300U/次,隔天皮下注射,待血小板<400×109/L可停用。
(二)预后
若出现并发症者预后不良。根据血小板增多的程度,病程不一。大多数病例进展缓慢,中位生存期常在10~15年以上。少数病人可转为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重要脏器有血栓形成及出血常为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推荐药店

同仁堂

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找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找医生

更多 >
  • 周敏 周敏 主任医师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小儿科
  • 张思智 张思智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小儿科
  • 李招金 李招金 主任医师
    江西省儿童医院
    血液科
  • 卢静鸣 卢静鸣 主任医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小儿科

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找医院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