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大全   >  外科   >  冻伤

冻伤别名:寒害

多发生于末梢血循环较差的部位和暴露部位,如手足、鼻、耳廓、面颊等处。患部皮肤苍白、冰冷、疼痛和麻木,复温后局部表现和烧伤相似,但局部肿胀一般并不明显。按其损伤深度和严重程度可分为四度。
一度冻伤:为皮肤浅层冻伤。局部皮肤初为苍白色,渐转为蓝紫色,继之出现红肿、发痒、刺痛和感觉异常,无水疱形成。约1周后,症状消失,表皮逐渐脱落,愈后不遗留瘢痕。
二度冻伤:为全层皮肤冻伤。局部皮肤红肿、发痒、灼痛,可于24~48h内出现水疱,如无继发感染,经2~3周,水疱干涸,形成黑色干痂,脱落后创面有角化不全的新生上皮覆盖,局部可能有持久的僵硬和痛感,但不遗留瘢痕和发生痉挛。
三度冻伤:皮肤全层及皮下组织被冻伤。皮肤由苍白逐渐变为蓝色,再转为黑色。皮肤感觉消失,冻伤周围组织出现水肿和水疱,并伴较剧烈的疼痛和灼痒。坏死组织脱落后留有创面,易继发感染。愈合缓慢,愈后遗留瘢痕,并可影响功能。
四度冻伤: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骼都被冻伤。伤部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消失。患处呈暗灰色,与健康组织交界处可出现水肿和水疱。2~3周内有明显的坏死分界线出现,一般为干性坏疽,但有时由于静脉血栓形成,周围组织水肿以及继发感染,形成湿性坏疽。往往留下伤残和功能障碍。
某些冻伤患者可发生并发症,最常见的为局部创面坏死组织的继发感染,如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急性蜂窝织炎、丹毒等。较严重的则有破伤风、气性坏疽和败血症,此外,尚有少数并发肝炎、心包炎、肾盂肾炎和关节炎等。
当人体在极低温度环境下过度停留,可导致全身冻伤,此情况称为冻僵,罕见。早期精神兴奋,外周血管收缩,血压上升,皮肤苍白冰冷,心率加快,伴寒战。当体温降至35℃以下时,各种生理功能由兴奋转为抑制;体温降至32℃以下时,患者表情淡漠,精神错乱,呼吸、心率均减慢,肌肉强直;当体温降至29℃以下时,反应迟钝甚至昏迷,血压下降;当体温降至26℃以下时,可发生心室颤动,最后心跳、呼吸停止。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即可做出诊断。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推荐药店

同仁堂

冻伤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冻伤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冻伤找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冻伤找医生

更多 >
  • 邹晓防 邹晓防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烧伤科
  • 谭嘉韬 谭嘉韬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烧伤科
  • 张兵 张兵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烧伤科
  • 李国辉 李国辉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外科
  • 郭光华 郭光华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烧伤科
  • 曾元临 曾元临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烧伤科
  • 詹剑华 詹剑华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烧伤科
  • 张志安 张志安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烧伤科

冻伤找医院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