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大全   >  传染科   >  麻风

麻风别名:大风

麻风

(一)发病原因
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简称麻风杆菌,为麻风的病原,属分枝杆菌属,呈微弯的棒状,长1~8μm,宽0.3~0.5μm,无鞭毛及芽孢。革兰染色及抗酸染色均呈阳性,常聚集成束或球状排列。麻风杆菌的形态和染色性,可在细菌死后或经治疗后发生很大变化,如形成短杆状、念珠状等。麻风杆菌为细胞内寄生菌,但除含有低水平的超氧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外,没有其他胞内寄生菌特有的触酶。此酶能抵抗氧化和防止细菌被宿主清除。因而在组织中麻风杆菌死菌比例高,并呈多形性表现。麻风杆菌含有分枝菌酸、阿拉伯半乳聚糖和酚糖脂等主要成分。但研究证实都不是特异性的抗原成分,且无法达到完全不与其他分枝杆菌成分发生交叉反应,亦未能刺激机体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抗体。因此,麻风杆菌的血清学鉴定较为困难。我国学者证实,由Convit 1972年提出的麻风杆菌染色时的抗酸性,可被纯净新鲜的吡啶提取2h而丧失,可作为与其他分枝杆菌鉴别时的重要参考指标。麻风杆菌对外界环境有一定的耐受力。在体外干的鼻分泌物中,可存活9天。组织中的麻风杆菌,在4℃条件下可保持7~10天活力不变。细菌适宜的生长繁殖温度为27~30℃,故主要在人体体温较低的体表皮肤、黏膜和浅表部位的外周神经生长。麻风杆菌生长极为缓慢,传代时间长达11~13天,迄今体外培养尚未成功。近年对麻风杆菌基因的研究揭示,与其他分枝杆菌相较,其基因中仅不足一半具有功能活性,而另一半以上为没有活性或称为假基因组成。此种衰变的基因可能为麻风杆菌生长繁殖缓慢和难于培养的主要原因。自1960年Shepard成功建立了小鼠足垫感染模型,相继Rees于1966年采用免疫抑制小鼠接种麻风杆菌成功,Kirchheimer1971年建立了犰狳麻风感染模型,在麻风动物模型上获得重大成绩。这些动物模型虽然与人类麻风感染仍有相当差别,其达到足够增菌时间需18~24个月的较长时间,但仍为麻风杆菌的微生物学、免疫学及生化特性研究,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小鼠足垫感染模型已作为测定麻风杆菌耐药性的标准实验方法。
(二)发病机制
麻风分枝杆菌致病力不强,多数健康人对其有抵抗力,故受染者多而发病者少。麻风分枝杆菌为细胞内寄生菌,故其发病更多与细胞免疫有关。机体对麻风分枝杆菌及其抗原物质的免疫状态及反应的不同,直接反映到发病后组织中的细菌状态、免疫病理改变和患者的临床表现上。一般麻风患者的体液免疫基本正常,能产生麻风抗体,但此种抗体不具有抗感染作用。瘤型麻风患者还可产生过量的麻风抗体。由于此抗体相应的抗原含有的主要成分为磷脂,与人体组织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具共同抗原性,成为引起临床麻风性结节红斑反应时,出现的皮肤、关节、神经损害的基本原因。相反,麻风患者的细胞免疫常有不同程度的缺陷。根据其缺陷的程度,在临床发病上表现为类似光谱一样的连续变化疾病谱。如细胞免疫功能极度低下,对麻风分枝杆菌缺乏免疫反应,病理表现广泛的皮肤损害并含有大量生长繁殖的麻风杆菌,即为临床的瘤型麻风病理特点。如细胞免疫损伤仅轻到中度,对麻风杆菌尚有足够的免疫反应,则临床表现为皮损局限但较明显,组织中少菌或无菌,伴有局限而明显的周围神经炎,则为临床另一极端的结核样型麻风的特点。在这两种极端型之间,尚有几种居间的连续变化形式存在。两个极端的患者通常较稳定,而中间类型可因机体免疫状态改变或病情变化向两个极端方向演变。早期未定类麻风患者一部分可自愈,多数逐渐向其他各种临床类型转变。
麻风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后首先被巨噬细胞吞入,经处理后部分抗原成分表达于巨噬细胞膜表面,与巨噬细胞膜上的HLAⅡ类抗原DR、DP、DQ等协同,被T细胞识别后引起免疫反应。如免疫反应正常T细胞被活化后产生淋巴因子,促进巨噬细胞清除麻风杆菌,形成上皮样细胞和朗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如免疫功能有缺陷,或HLA-DR抗原的表达位点受麻风杆菌感染后而改变,甚至出现表达障碍,导致T细胞不能识别,则免疫反应弱,无法清除麻风杆菌,病变弥漫广泛,但免疫损伤轻微。病变处形成含大量麻风杆菌的麻风细胞或称泡沫细胞,系由巨噬细胞感染大量含脂质的麻风杆菌而来。由上可见,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组织相容性抗原特点,直接与麻风受染后是否发病和发病的类型有关。
麻风的病理特点主要是反映患者不同的免疫损害。麻风早期的未定型类,组织病理特点为皮损组织非特异性炎性浸润,尚无特殊肉芽肿形成,组织中菌数很少或无菌,但如查见抗酸杆菌有重要诊断价值。结核样型麻风病理改变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明显肉芽肿形成,可见多量上皮样细胞和朗汉斯细胞,表皮因明显细胞浸润而增厚,但破坏较轻。外周神经受累处有淋巴细胞浸润和神经膜细胞(neurolemma cell)浸润,神经束和神经板有破坏。组织中查到麻风杆菌很少,麻风菌素皮肤试验呈阳性。界线类偏结核样型的病理损害特点基本与结核样型相似,仅皮肤损害的范围增多增重,而淋巴细胞浸润及肉芽肿反应减轻,细菌数量增加,而麻风菌素皮试呈弱阳性。界线类麻风病理解剖特点为皮肤表皮下可见明显的“无浸润带”,系因此型淋巴细胞浸润较少,仅有一层胶原形成。另可见不典型的泡沫状麻风细胞,组织中菌量明显增多,麻风菌素反应呈阴性。瘤型麻风病理检查皮损处亦很少淋巴细胞浸润,但有较多典型的麻风泡沫细胞,内含大量麻风杆菌。病变小而弥漫,神经损害广泛,通常有内脏器官病理损害,如眼、骨、睾丸等的麻风性炎性细胞浸润或肉芽肿形成,麻风菌素皮试阴性。界线类偏瘤型麻风的病理与瘤型相似,但程度较轻,尤其是神经损伤较轻,出现亦较晚。
虽然麻风杆菌侵袭力较低,但能较快改变受染组织对麻风杆菌的免疫反应状态,导致临床症状的加剧和恶化,特称为“麻风反应”。在多菌类麻风患者(瘤型及界线偏瘤型)组织中含有大量的麻风杆菌。因体液免疫相对正常,循环中含有较高水平的麻风抗体。当进行有效化疗时,大量可溶性抗原被释放到细胞外,与血中抗体发生反应,在约半数的患者中,发生一种急性麻风性结节性红斑反应(erythema nodosum leprosy,ENL),亦称为Ⅱ型麻风反应。ENL主要因大量免疫复合物形成沉积造成的Ⅲ型免疫反应。如抗体过多时出现组织阿瑟反应(Arthu’s phenomenon),而抗原过多时则出现血清病样反应。ENL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痛性结节红斑、虹膜睫状体炎、神经炎、肾小球肾炎及全身性脉管炎等。另一种类型为结核样型和界线类麻风,当各种外界的或内部的因素发生变化时,影响其免疫反应的增强或减弱,可出现再次由细胞免疫反应引起的迟发性超敏反应,称为Ⅰ型麻风反应。当细胞免疫增强或进行有效化疗时,病情常向结核样型极端转化,称为升级或逆向反应。此种情况虽然增强的免疫反应可进一步清除和减少组织中的麻风菌数,但免疫损伤可致原有皮损和神经损害的进一步加重,甚至可造成永久性畸残。而当细胞免疫反应进一步下降或未进行有效化疗时,病情又可向瘤型麻风极端演变,称为降级反应。因而,无论何种麻风反应,均可增加患者的病理损害,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临床应重视和加强对麻风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推荐药店

同仁堂

麻风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麻风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麻风找医生

更多 >
  • 童秋生 童秋生 主任医师
    深圳市人民医院
    皮肤科
  • 彭仕芳 彭仕芳 副主任医师
    嘉定区中心医院
    传染科
  • 胡鹭芳 胡鹭芳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皮肤科
  • 王海燕 王海燕 副主任医师
    唐山市人民医院
    皮肤科
  • 佟菊贞 佟菊贞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皮肤科
  • 卞国玮 卞国玮 主治医师
    宜兴市皮肤病防治所
    皮肤科
  • 张磊 张磊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
    皮肤性病
  • 杨安寿 杨安寿 主治医师
    南安市海都医院
    麻醉科

麻风找医院

更多 >

相关药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