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库大全   >  内科   >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别名:前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一)发病原因
虽有几种相关因素,但病因不明。本病有性别易感性。
(二)发病机制
细胞遗传学, 约60%的患者有14 q 异常,12号染色体三体异常发现率低于CLL患者(有该异常的患者可能由CLL发展而来)。6q-和累及1、12号染色体的重排偶尔可见;t(6:12)(q15;q14)异常亦见报道。t(2;13)(q35;q14)是一种儿童横纹肌肉瘤较常见的染色体改变,在B-PLL中亦可见到。
细胞基因学,80%的PLL为恶性B细胞起源,这些细胞常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表达同CLL细胞类似的B细胞表面抗原。同B-CLL不同,PLL常表达较高浓度的表面免疫球蛋白,多为IgM(有或无IgD);不能与鼠的红细胞形成玫瑰花环。半数PLL患者的B细胞表达CD5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SN8可把PLL的B细胞与CLL或HCL的B细胞区分开。20%的PLL为恶性T细胞,常表达CD2抗原;可与羊红细胞形成玫瑰花环。这些病例中75%的患者表达CD4,20%表达CD8抗原;约15%的病例白血病细胞同时表达CD4和CD8,说明细胞起源于较原始的T细胞。T-PLL常表达CD7抗原,而不表达CD1、HLA-DR或TdT。T-PLL细胞α非特异性酯酶为阳性,酶型为大颗粒型。

 

推荐药店

同仁堂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找问答

暂无相关问答!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找药品

暂无相关药品!

用药指南

暂无相关用药指导!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找医生

更多 >
  • 王怀宇 王怀宇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科
  • 李娟 李娟 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血液科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找医院

更多 >

相关药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