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概述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主要有针对三方面对深度阻塞性黄疸进行非手术减黄;对急性重症胆管炎可进行紧急胆道减压引流;对不能手术治疗的胆管癌等引起的阻塞性黄疸可行姑息性治疗。根据造影结果,选择一较粗、直、水平方向的胆管,备作内引流插管用。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正常值
梗阻部位以上的淤积胆汁引流出体外。可减压、减黄,缓解症状,改善全身情况,进行择期手术,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梗阻部位以上的淤积胆汁没有引流出体外。
需要检查人群
1.晚期肿瘤引起的恶性胆道梗阻。
2.深度黄疸病人的术前准备。
3.急性胆道感染,如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行急症胆道减压引流,使急症手术转为择期手术。
4.良性胆道狭窄,经多次胆道修补,胆道重建及胆肠吻合口狭窄等。
5.通过引流管行化疗、放疗、溶石、细胞学检查及经皮行纤维胆道镜取石等。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检查方法
1.术前准备及穿刺方法及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2.先用22号细针作PTC造影,以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
3.根据造影结果,选择一较粗、直、水平方向的胆管,备作内引流插管用。
4.另从右侧腋中线第8肋间作穿刺点,局麻后用尖刀在皮肤上戳一小口。嘱病人暂停呼吸,在电视监视下将粗针迅速刺入预先选好的胆管,有进入胆管的突破感后,拔出针芯,待胆汁顺利流出后插入导丝,不断旋转和变换方向,使导丝通过梗阻端或狭窄段进入远端胆管或十二指肠,退出穿刺针,用扩张管扩张通道后,将多侧孔导管随导丝通过梗阻端或狭窄段,使导管的侧孔位于梗阻端或狭窄段之上、下方,固定导管,胆汁从导管内顺利流出后,注入造影剂拍片。
5.引流一周后,再造影,以观察导管位置和引流效果。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注意事项
检查前禁忌:引流一周后,再造影,以观察导管位置和引流效果。
检查时禁忌:
1.为确保插管成功,可将穿刺针的针尾向头侧倾斜10°~15°,使针尖进入胆管后略向下倾斜,便于导丝沿胆管顺利向下,进入狭窄的远端或十二指肠,如平行进入或针尖向上,导丝易碰到对侧管壁而卷曲或导丝向上并可进入左侧肝管。
2.虽然PTC显示胆道梗阻,但有时导丝仍可通过梗阻端进入十二指肠,如导管不能通过梗阻时,可先行近端引流5~7日,使胆道内感染引起的炎性水肿消退后再插入导丝和导管到梗阻远端。
3.应防止引流导管脱落和阻塞,每日用5~10ml生理盐水冲洗1~2次,每3日更换导管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