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文化 > 中医经典 > 中医解读《黄帝内经》的长寿养生观

中医解读《黄帝内经》的长寿养生观

2014-07-10 来源:健客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长寿是每一个人最大的愿望,拥有一个好身体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中华上下五千年,多少智慧仁者对人体健康、长寿、养生保健做过详细的研究和论述。

  长寿是每一个人最大的愿望,拥有一个好身体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中华上下五千年,多少智慧仁者对人体健康、长寿、养生保健做过详细的研究和论述。真正把人体养生保健作为知识记载下来的,《黄帝内经》便是其中之一。类似的著作还有很多,比如药典《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著作的开山鼻祖《黄帝内经》记载的长寿之道。

  随从四时变化规律

  《四气调神大论》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与之相适应,结合四时变化进行了形象地论述:春三月(立春至立夏),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人们应夜卧早起,在庭院里多散步,畅生机,抒情志。做到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应赏心悦目,恬愉和平,不扼杀勃勃生机,要适应春阳上升,气潜发散的特点,逆之则伤肝气;夏三月(立夏至立秋),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天地气交,物生以长,至夏茂盛,应夜卧早起,不以气候炎热而怨天,勿因生活矛盾而烦闷,心情愉悦,不随意发怒,逆之则伤心;秋三月,是万物成熟的季节,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应早睡早起神气收敛,不与肃杀秋气相违逆,反之亦伤肺气;冬三月,(立冬至立春),天寒地冻,阴气盛于外,阳气伏于内,应早卧晚起,避寒保暖,作息随阳光起落,以免阳气外泄,适应调养藏气之理,逆之伤肾气。《黄帝内经》针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特点,提出的以上养生法适应了四时变化规律,易于使人和自然产生天人合一的良好效果。

  以恬愉为务和于术数

  恬淡虚无,是《内经》以静养生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要求人们光明磊落,心无邪念,摒弃私欲,对人友爱等。其养生观非消极厌世,而是要“内无思想之患”,去私心,重道德,保持乐观,精神内守,“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主张情志安宁,思想纯洁稳定,精神振奋饱满,使真气和顺内收,从而才能筑起稳固的思想防线,增强机体抵抗能力,防治疾病发生。

  《内经》的和于术数,就是要人们适当掌握一些养生之术,如“八段锦”、“太极拳”、“广步于庭”等,通过柔和的呼吸,适中的活动,来调气血,和阴阳,去病健身,以达静养愉快之目的。

  饮食有节不宜偏食

  《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饮食有节是享尽天年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长期过量,必导致消化不良,使筋脉瘀滞,气血流化失常。“节”,还包括饮酒必须适当,少则益身,多则败德损命。《内经》对此有非常精辟的论述:“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可见饮酒过量对身体的伤害是何等的严重。

  饮食有规律,不暴食偏食亦十分重要,它能促进脏腑机制的良好运转,反之危害亦大。《灵枢》五味篇说食物的酸味先入肝,苦味先走心,甘味先走脾,辛味先走肺,咸味先走肾。可见,酸苦甘辛咸五味对五脏正常的运转有着直接的关系,任何偏食行为都将会增加某一脏腑的负担。如不偏食,调和适度,则五脏各得其所,将会为长寿打下良好基础。

  精神内守心胸开阔

  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情志与身心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内经》对于情志的分析更为精到,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情绪的变化之所以能伤及内脏,《素问·举痛论》有明确的论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可见不良情绪能使脏腑气血出现异常,使五脏运行失去平衡,导致疾病发生。因此,要有一个好的身体,就需要恬愉知足,精神内守。理解别人,善待自己。

  《黄帝内经》并不是一部简单的药学著作,此书更加详实记录了人体养生保健、生命长寿之道的好著作,大家不妨买一本放置床头,勤学多看必会受益。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