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警惕以非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隐形传染源!
截至1月25日下午16:24,国内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患者1377例,疑似1965例,治愈40例,死亡41例。
根据目前确诊和疑似的病例来看,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但这并不代表所有感染病例的表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在诊治新冠肺炎过程中,迄今已发现多个“不典型”病例。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于红刚教授接收的一个“非典型”新冠肺炎病例显示:45岁男性因腹泻3天到消化科门诊就诊,医生反复询问病史,确认其有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接触史,但无明显发热及相关呼吸系统症状。
接诊医生考虑正处于疫情发展期且有明确接触史,与患者充分沟通后行胸部CT。结果提示:双肺多发片状磨玻璃样影,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显示阳性,最终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
该病例提示我们要高度警惕以非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隐形传染源,发热咳嗽并非新型肺炎的唯一首发症状。
出现以下5种情况(特别是有明确接触史的人员),大家也要提高警惕:
①仅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轻度纳差、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
②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头痛;
③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心慌、胸闷等;
④以眼科症状为首发表现:如结膜炎;
⑤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
冠状病毒感染为什么会导致一些“不典型”症状?
目前从人分离的冠状病毒主要有普通冠状病毒229E、OC43和SARS冠状病毒(SARS-CoV)三个型别。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6种:α属的229E、NL63,β属的OC43、HKU1、中东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MERS-CoV)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此次从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WHO命名为2019-nCoV。
冠状病毒是人类和动物重要的病原体,是一组能引起人和动物呼吸系统感染的病毒,主要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轻微,免疫力低下人群可能导致严重呼吸道感染症状。除了呼吸道疾病症状,近十几年来,在人们最为熟知的SARS-CoV、MERS-CoV以及此次的2019-nCoV的感染过程中,均出现了多例“不典型”的首发症状,如腹泻。
6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中,除了会导致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以外,例如HcoV-229E还会导致婴儿、新生儿出现急性肠胃炎症状,如水样大便、发热、呕吐等,严重者会出现血水样便,偶可引发肝炎、脑炎或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脱髓鞘等疾病[1]。
1、不得不警惕的肠道反应:
冠状病毒在动物体内具有明确的肠道致病性。早期的人类研究依赖于通过电子显微镜在粪便样本中发现“冠状病毒样颗粒(CVLPs)”。一项研究结果对冠状病毒导致腹泻给出了说服力的证据:CVLPs的存在与婴儿腹泻或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2-4]。
从2002年在中国广东发生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事件来看,除了发烧、咳嗽,冠状病毒感染后导致的“腹泻”也并不少见。有部分SARS患者以腹泻为首发症状,占SARS患者的20%~40%[5];而且在发病后约1周内,约有40%至70%的SARS患者中存在水样腹泻[6]。
2.人类冠状病毒感染已被发现导致神经系统疾病
几种动物冠状病毒明显参与急性和慢性神经系统疾病过程。在一名患急性脱髓鞘性脑脊髓炎(ADEM)的15岁患儿的脑脊液中,检测到HCoV-OC43RNA序列。尽管有这些发现,但冠状病毒与MS或其他脱髓鞘疾病之间的病因学联系还未证实。
此外,在2例合并癫痫持续状态SARS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中检测到SARS-CoV[6]。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2019-nCoV作为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的又一新发现,可借鉴之前6种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的传播情况以及疾病特点。更要注意的是,由于目前对于2019-nCoV起源、流行病学、人类传播的持续时间以及疾病的临床情况的认识还存在不足,我们要警惕一切有可能的隐性传染源,同时对粪便和尿液样本进行测试,以排除现阶段未知的潜在传播途径。
1月24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研究组发布《高度重视非呼吸系统的首发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2019-nCoV)患者的识别与防护》,提醒医护人员及公众,高度警惕以非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隐形传染源。
对此类“不典型”病例,及时进行血常规、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有条件情况下行胸部CT的检查。同时应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若提示异常,则应进一步完善冠状病毒的检测。医务人员必须充分提高对纳差、乏力、肌肉酸痛(包括轻微酸痛)和精神稍差患者的警惕,及时进行相关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