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生活 > 中医养生 > 能和敖丙扯上关系的方剂也是圈粉无数

能和敖丙扯上关系的方剂也是圈粉无数

2019-09-03 来源:悦读中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甘草三两(炙),芍药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伤寒论》《金匮要略》)

前几天我们总结了一份中药“龙族”名单,发现“龙”的身体各部位都和中药有关系(点此回顾)。文章一出大家反响热烈,还留言补充了许多“龙”字辈的中药。不过,也有读者为“龙族”方剂鸣不平,说提到中医药“龙族”首先想到的是“龙”字辈方剂。所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进阶版“中医药龙族”盘点——大、小青龙汤的多方位解析,同时继续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文末互动,分享更多的“龙族”方剂成员!

小青龙汤

古代治疗水气病咳喘的专方。有散寒化饮的功效,适用于以恶寒、口不渴、唾涕等分泌物量多清稀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甘草三两(炙),芍药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伤寒论》《金匮要略》)

【经典方证】

(1)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

(2)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

(3)病溢饮者。

(4)咳逆倚息,不得卧。

(5)妇人吐涎沫。

【推荐处方】干姜10g,细辛10g,五味子10g,桂枝10g,生甘草10g,白芍10g,炙麻黄10g,姜半夏10g。以水100mL,开盖煮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方证提要】咳喘,鼻鸣,痰液及涕多而清稀如水,口不干渴者。

【适用人群】面色多青灰色,难见面红光亮者;鼻涕、痰液呈水样,量多,口不干渴,畏寒;舌苔白、湿润,舌面水滑,口内清涎多。

【适用病症】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1)以痰液清稀为特征的咳喘,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以鼻涕、眼泪清稀量多为表现的疾病,如花粉症、过敏性鼻炎、病毒性结膜炎、泪囊炎等。

(3)以浮肿和局部水肿为表现的疾病,如特发性水肿、声带水肿、渗出性中耳炎、鞘膜积液、急性肺水肿等。

【加减与合方】

(1)烦躁、口干者,加生石膏15g。

(2)体弱、心悸、喘促者,去麻黄。

(3)长期服用激素而面色灰黯者,加附子10g。

(4)支气管哮喘慢性期见面色黄、肌肉松弛、浮肿者,合玉屏风散。

【注意事项】

(1)本方服用后可能出现口干渴,是正常反应,不可饮用冷水或食用生冷水果。

(2)体质羸瘦者,不可多服本方,症状缓解后可改用桂甘龙牡汤、生脉散等。

(3)本方不宜久服,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或忌用。

方剂歌诀

小青龙汤麻黄,辛芍炙草干姜,

桂枝半夏五味,外寒内饮效良。

方剂趣记

趣记少将为嘛,甘心下跪?

对照芍姜味麻甘辛夏桂

大青龙汤

古代伤寒病的发汗峻方。适用于以发热、无汗、烦躁为特征的发热性疾病及皮肤病等。

【经典配方】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一服汗者,停后服。(《伤寒论》《金匮要略》)

【经典方证】

(1)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2)病溢饮者。

【推荐处方】生麻黄20g,桂枝10g,炙甘草10g,杏仁15g,生姜15g,大枣20g,生石膏50g。以水900mL,先煎麻黄20分钟,再入他药,煮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得汗停服。

【方证提要】发热恶寒,无汗而烦躁,脉有力者。

【适用人群】体格强健的中青年,肌肉发达,皮肤粗糙黝黑或黄黯,面部有轻度浮肿貌;发热恶寒,烦躁,身疼痛,皮肤发烫干燥;脉轻按即得,按之有力,心肺功能健全。

【适用病症】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病毒性感冒、肺炎、急性肾炎、急性结膜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汗腺闭塞症、空调病等。

【注意事项】

(1)本方发汗猛烈,年老体弱、产妇、久病、大病患者,或心功能不全、失眠、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低热者,均不宜使用。

(2)误服大青龙汤导致的心悸、多汗、虚脱等,可用真武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救治,或饮用甘草红枣生姜红糖浓汤。

方剂歌诀

大青龙汤解表,麻桂杏甘石膏,

发热恶寒俱显,除烦不离枣姜。

方剂趣记

趣记马贵高兴找炒姜

对照麻桂膏杏枣草姜

(汪昂)按:烦躁有在表者,此证不汗出而烦躁是也;有在里者,不大便而烦躁是也;有阳虚者,汗下后病不去而烦躁是也;有阴盛者,少阴病吐利厥逆、烦躁欲死是也。内热曰烦,为有根之火;外热曰躁,为无根之火;故但躁不烦,及先躁后烦者,皆不治。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