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于医圣张仲景的名字都不陌生,在他所著的《伤寒论》中,按照“六经”对不同的疾病类型和病程阶段进行了系统的归类,并经后世发展成为经典的“六经辨证”理论。不过如何准确把握六经病的辨证和治疗方药,是困扰很多中医学子的问题。今天,小编整理了一份超实用的“六经病辨治笔记”,帮助大家清晰简明地掌握六经病的治疗大法。
每一经病都有一个治疗大法,掌握这个大法,对该经病的治疗有指导作用,在严格的法度指导下才不会治逆而使病情恶化。《脉经》收录的张仲景条文中,大法都是放在章节的第一条,可见大法的重要性。具体每经病的详细治法请看下文。
1.太阳病
阴阳俱盛,以阳盛为主。
治疗思路:泻阳泻阴,以泻阳为主。
治疗大法:汗法或利小便。
代表方剂:对于脉象比较躁动,寸脉强度大于尺脉,表现也比较亢盛的病人,选择发汗的方法,方如桂枝汤、麻黄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等加减;对于脉象比较迟缓,寸脉与尺脉力度差不多,表现也比较沉静的病人,选择利小便的方法,选方如苓桂术甘汤、茯苓甘草汤、五苓散、真武汤等。
具体选方要根据病人的脉象和表现,详细观察病人的气是拘紧还是疏泄,是滑利还是黏涩,病位的浮、中、沉,气是否有郁滞,胃气强弱,是否有被误治等,要综合分析,精确选方。
2.阳明病
“两阳合明”,阴阳俱盛,以阴盛为主,阳亦很盛。
治疗思路:泻阴泻阳,以泻阴为主。
治疗大法:下法。
代表方剂:三承气汤、芍药甘草汤、黄芩汤、麻子仁丸等。
无论是汗法还是下法,治疗都需要中病即止,达到目的后必须停药,过用会使人体变虚而发生传变。用药亦不可过于杂乱,拖泥带水使下不彻底或下起来没完,反倒不利于恢复。用药亦不可过量,以微下为度,过汗、过下都会引起疾病传变。
3.少阳病
阴阳俱少,阴少于阳,阳相对盛,病以阴虚为主。
治疗思路:益阴。
治疗大法:和法(不汗而汗)。
代表方剂: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
需要说明的是小柴胡汤的加减极其微妙,必须仔细体会每种加减法所反映的细节差异。从文献上看大柴胡汤没有大黄,因为有了大黄则成了地地道道的下法,大柴胡汤只是下气,使郁滞的气快速疏通,而非下实。
4.太阴病
阴阳俱盛,以阴盛为主。
治疗思路:泻阴而护阳。
治疗大法:使气向内运行而不致泻下。
代表方剂: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等。
太阴病的下法则要辛苦合用,以苦为主,最后人体达到由阴道虚的状态变为阳道实的状态便可痊愈。在治疗过程中即使病人表现出暴烦下利,日十余行的症状,只要是用调整“气”方向的方法,而非下法达到的,下利必然会自己止住,因为这是用不下而下让气向内行的方法使脾家实的结果。
5.少阴病
阴阳俱虚,阴多于阳,以阳虚为主。
治疗思路:使气快速运转起来,达到阳生阴长的目的。
治疗大法:温法。
代表方剂:四逆汤、真武汤、附子汤、白通汤等。
如果病人处于少阴,非常烦躁,气大量外出,少阴本虚,而气又大量外出,必须以收住外散之气为第一,然后方可用温法。这种情况下脉象往往是少阴脉同时脉躁实不安,此时必须急下,且需用峻药只下一次,待气静后再观其脉证治疗。下之用大承气汤,温里用四逆汤、理中汤等。
6.厥阴病
阴阳俱虚,阳开始相对多于阴,以阴虚为主,为外寒内热。
治疗思路:使内热散开去温养外寒。
治疗大法:通法。
代表方剂:乌梅丸、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通脉四逆汤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用通法时一定要护住这一点内热之气,不可只为通四肢而损伤内里的气,如果气较虚可以用酸敛的药敛住气再温通。
无论哪一经病的治疗方法,都有两个应用前提,一是病人能吃饭以产生谷气,二是病人要静心宁神以复神。有了充足的谷气才能更好地调整状态,充足的粮草是调动兵马的前提;神不外骋,恬淡其心,则邪无从深入,治疗可事半功倍。除极个别情况外一定要时时护住胃气,同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嘱咐病人别生气或别过劳等。治人为本,治病为辅。
“益”和“补”在具体治疗时有何区别?
阳明病选择下法的目的?
太阴病为什么不能用下法?
温法一定要注意什么?
治疗少阴病千万不能用什么方法?
其实,文中的每个要点在书中都有更加深入的解读。中医学习之路就像是在思辨、探索的迷雾之中不断前行,而前人的经典就如同道路前方的明灯。本书作者将自己通过临床获得的思考和领悟整理出来,带领读者学习最直接有效的六经脉证与《灵枢》针刺,拨开思维中的迷雾,学习中医经典智慧,领会经典所传载的天地之道——
“益与补不同,补的原意为衣服上打补丁,收住气使气不外散则为补;益的原意为水满之后外溢,让气慢慢多起来向外满溢是为益,达到这个效果的治法就是和法,通过和法,祛除气的郁滞,使气慢慢满溢,最后达到阴气慢慢满溢出来而表现蒸蒸汗出而愈。
“温法以徐徐温中为要,一定要注意不可过温使脉暴出而亡阳,亦不可过温使出汗,即使有表证也只可微出汗,表解后继续温里。汗法是少阴病的大逆之法,因为少阴病气本就少,用汗法很容易亡阴伤阳使病情极度恶化而危及生命,切不可强责少阴汗。我在临床经常看到医生对少阴病人处大剂量的麻黄附子细辛汤,久服的后果很容易使病人极虚,一定要谨慎用之。”
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牌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健客价: ¥13温补肾阳,填精止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
健客价: ¥35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
健客价: ¥13.7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所致月经不调,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
健客价: ¥17益气健脾,和胃。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健客价: ¥18.7平肝潜阳,补益肝肾,益志安神。用于肝阳上亢的中风引起的头晕目眩,头痛失眠、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腰膝痠软、智能减退、思维迟缓、定向性差;轻中度血管性痴呆属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49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
健客价: ¥44降压。用于高血压。
健客价: ¥23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健客价: ¥17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健客价: ¥19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泛吐酸水。
健客价: ¥16.5温补肾阳。用于腰膝酸软,肢冷尿频。
健客价: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