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中医频道 > 中医生活 > 中医养生 > 中伏到 这是一年里最易除病的20天!

中伏到 这是一年里最易除病的20天!

2019-08-19 来源:医易同修偏方针灸食疗大全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今年的中伏比往年多10天,一共20天炼狱般的日子,我们应该如何做?要想在这中伏天、长夏安然自在,就要明白天地之气的变化特点,趋利避害,实现养生的目的与乐趣。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除病先机不要溜

初伏:2019年7月12日至7月21日(10天)

中伏:2019年7月22日至8月10日(20天)

末伏:2019年8月11日至8月20日(10天)

今年的中伏比往年多10天,一共20天炼狱般的日子,我们应该如何做?要想在这中伏天、长夏安然自在,就要明白天地之气的变化特点,趋利避害,实现养生的目的与乐趣。

三伏养生重点各不同

中伏:最易生病、最易除病的20天

吃错落下病根,养对除一冬病根

初伏:防中暑

伏天乃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此时主要是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为养生做准备。

末伏:躲老虎

此时已经入秋,所谓“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秋老虎”颇凶,最易伤心,这个时候进补没有好处。所以养生要点是:躲。不要大量吃肉食,另外“秋瓜坏肚”,对西瓜等宜少食,以免损伤脾胃。

中伏:除病根

中伏和头伏、末伏不一样,40天三伏养生期到了中间的部分,承上启下的转折点20天,三伏天本身很炎热,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

就是在这种转折的时候,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吃得不对,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人体健康就滑向了疾病那一端。

比如很多“病根儿”都是三伏天落下的,我们身边有一些人觉得天气热,爱吃冷饮,又不加节制,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胃寒,生出了胃病!

所以,这些人夏天一过,总是胃痛、消化不好,还找不到原因,其实这就是三伏天落下的病根儿!

中伏,推荐以下4种食疗

豆腐+花生仁

修复胃黏膜,健康好基础!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大,他的胃肠功能会下降,如果再不去锻炼,这个胃肠功能会越来越衰退,营养物质的吸收,就越来越不好了。

豆腐和花生仁,修复胃黏膜的作用更强。有很多人就觉得这俩东西不好消化,油脂也那么多,怎么养胃?

其实豆腐本身就有一定的养胃作用,新鲜的生花生,也是非常养胃的,而且对胃黏膜的保护很强,胃的慢性的炎症,溃疡,都可以嚼着吃生花生来缓解。

做法:煮花生,不要去炒,炒花生养胃的作用弱一些。把花生打成浆或者是水煮,它的养胃作用更强一些。

西洋参+木瓜

补气不上火,精神更胜一步!

很多人奇怪这两个东西怎么配到一起,西洋参是夏天最适合吃的参,但是考虑到还是有点凉性,对已一些肠胃极度脆弱的老人老说,加点木瓜对胃黏膜有非常好的一个养护作用,这样两者可以相互平衡。

夏天最好的补气药是西洋参,这是参中唯一一个不上火、不伤阴的参,即便有阴虚、口干口渴的问题,西洋参也照样适用,因为它是气阴双补的,特别是汗出过多,人觉得很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西洋参泡茶饮,对苦夏者很有利。

吃法:可以把用西洋参煮水,煮出来的水煮粥,煮木瓜都可以,做在菜里也可以。

水果入菜很多,很多广东人都喜欢用木瓜煲汤,一般选择小排,用一些腔骨也可以,放上一点西洋参,放上一点陈皮,既可以解腻又可以调味,同时它也有一定的助消化和补气的作用。

红薯

抑制胆固醇,趁暑化湿冬季轻松

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年轻人。

夏季吃红薯有防治便秘及舒经通络的作用,《本草求原》中记载了红薯有“凉血活血,宽肠胃,通便秘,去宿淤脏毒,舒筋络,止血热渴”等功效,特别提出“产妇最宜”。

红薯是“高钾低钠”食物。美国《预防》杂志刊文指出,红薯等富钾食物可将中风的风险降低20%。

日本东京大学对130种食物抑制胆固醇的功效进行研究,发现红薯的作用是其他食物的10倍。冬季有湿气、心血管问题的,夏天吃点红薯,对人体血管有好处,还能去除淤毒、湿毒,又安全又好。

伏天吃羊肉

比冬天还好

提到羊肉,或许会有不少人觉得在冬天吃才有滋补作用,但其实在一年中最热、人体营养消耗最大的大暑节气,也就是中伏,吃羊肉也是有保健养生作用的。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三伏天吃羊肉的习俗,民间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吃伏羊享健康”之说。

排汗排毒

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

夏天,冷饮、空调很容易给肠胃带来健康问题。冷饮容易刺激胃肠,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而空调则可能会带来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甚至得上“空调脖,夏天吃羊肉有暖胃生津的功效。

温阳散寒

许多人觉得夏天吃羊肉可能会上火,其实并非如此。国家公共营养师王敏王敏说,夏天是人体消耗最大,也是一年中人体代谢最旺、营养消耗最多的季节,所以夏天吃羊肉同样有很多好处。

《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体质虚寒的人夏季宜多吃温阳的食物。羊肉味甘、性温,夏天适量吃羊肉,可温热身体,祛除寒气。

此外,夏季人们爱吃些生冷寒凉食物,容易把寒气积存在体内,让脾胃受寒,肠道受损。所以三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起到冬病夏治的功效。

增强体质

在中国古代,老百姓就有吃“三伏羊”的说法,“夏天吃伏羊,健康又壮阳”,中医也认为,夏天吃羊肉能够祛寒解毒、补中益气,助元阳、补精血、益劳损,提高身体的整体素质、增加高温天气的抗病能力,补充体内的能量,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及抗病能力十分有益。

多吃羊肉不发胖

羊肉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吃完不会发胖。王敏说,羊肉比起猪肉和牛肉,它的脂肪、胆固醇含量都要少得多,而且羊肉的脂肪熔点是47摄氏度,比其他肉类脂肪熔点要高,不易被身体吸收,所以吃羊肉不容易发胖。

另外,羊肉肉质鲜嫩,容易帮助消化吸收,它含有一种消化酶,可以保护胃壁,有助于消化。一般来说,夏天吃羊,最好选小一点的羊羔肉。

夏天吃羊

最好清炖、少放葱姜

夏季吃羊肉,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降火”,也就是应该采用清淡的烹饪方式。建议尽量采用清炖的手法,避免烧烤等方式。同时在烹饪时少放食盐、葱姜,更应避免辛辣燥热的作料。以清炖的方式烹饪的羊肉清爽不油腻,味美而鲜,可以在补充人体元气的同时避免上火。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卢大平介绍,炖羊肉加工温度较低,能最大限度地锁住营养,肉嫩汤鲜最滋补。

炖羊肉时,可先用羊腿骨、脊梁骨大火炖半小时,成奶白色汤后捞出汤骨,再将洗过的羊肉放入锅中,加入葱、姜小火炖制。

羊肉+萝卜

平衡解腻,最般配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教授杨力、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蔡骏介绍:羊肉性温,吃时最好配些凉性、平性的蔬菜,羊肉的“绝配”,非萝卜莫属。

一方面,荤素搭配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另一方面,萝卜性寒凉,能润燥清火、去油腻、有助消化。

<萝卜炖羊肉>

材料

萝卜500克、羊肉250克、植物油、料酒、酱油、盐、白糖,葱、姜少许。

【做法】

将羊肉、萝卜洗净切块,分别焯水备用。锅内放入油,油热至七成时,加白糖,用铲子不断地搅拌至糖冒泡时放肉翻炒,待肉均匀上色后,放酱油,同时放葱段、姜片。

盖上锅盖炖5分钟后放入热水,用大火炖开后,放料酒,改为文火炖。待肉六成熟时,将萝卜倒锅内,放盐,把肉和萝卜炖烂熟即可。

羊肉+豆腐

秋冬不会手脚凉

一些人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一旦饮食生冷就会腹痛腹泻,或胃脘冷痛、腰膝冷痛。出现这种情况,每周吃几次羊肉炖豆腐就可以了。

羊肉性甘温,能补虚益气、温中暖下,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以增加御寒效果。豆腐能益气宽中,生津润燥,而生姜也能加快血液循环。

吃羊肉时搭配豆腐,它不仅能补充多种微量元素,还能起到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作用。

<羊肉炖豆腐>

【材料】

取羊肉60克,豆腐两块,生姜15克

【做法】

将羊肉煮至八成熟时,加入生姜、豆腐,煮熟后调味食用即可。

羊肉真假难分?

羊肉好吃,还贵!这就让很多不法商家动了歪心思,用廉价的肉加一些羊肉粉冒充真的羊肉来卖。其实挑选羊肉,一定要看这三个部分,记仔细了,以后就不会挑到假羊肉了

【一看色泽】

羊肉的颜色是鲜红色,脂肪部分是洁白细腻的,有些羊肉卷脂肪部分发黄,是冻太久所致。

【二看纹理】

羊肉的纹路较细,呈条纹状排列分布。

【三看脂肪分布】

羊肉的瘦肉中混杂脂肪,细看丝丝分明。一些假羊肉通过把肥瘦猪肉切碎再压紧切片,也能做出这种花纹,但纤维混乱,很容易辨识。

羊肉是温性补品,温阳祛寒,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食用,比如阳气旺盛内热重、阴虚内热、湿热体质,以及患感冒的人不宜食用羊肉,否则易助热伤阴,动火动血,加重病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