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生活 > 中医养生 > 四季养生需顺应天时 秋保健注调情绪

四季养生需顺应天时 秋保健注调情绪

2019-07-22 来源:安徽省针灸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节。但也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中医养生的理论认为:“春天的人体阳气升发与春之阳气相应”。

春保健重养阳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节。但也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中医养生的理论认为:“春天的人体阳气升发与春之阳气相应”。在春季里应该遵应“春捂秋冻”的养生法则,因为春天的气候变幻无常,乍寒乍暖,患者很不适应,所以乍暖时不能突然骤减衣物,应该根据天气变化增减,切不可猛增猛减。因多数患者体弱耐受力差,特别是老年患者的抗病能力更弱,所以稍不注意就会诱发新病或旧疾复发,尤其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否则会使病情加重。实践证明“春捂”是适应阳气升发需要的防病保健的药方。所以,顺应气候,时刻要注意保暖,捂的适当才能预防寒邪入侵,不至诱发别的并发症。不过还是应注意适时开窗透气,保持居室内的空气新鲜,清洁,畅通。

1.调节情志:春季里肝气升发,人们常因气候突变而导致情志不稳,尤其是老年患者在这个季节,因天气忽冷忽热,使患者精神不振,情绪变化如发怒,急躁,甚至精神失常,诱发其他并发症,对其危害不可低估,故在春天里务必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寻找乐趣,多参加集体活动,广交朋友,互相交流,促进友谊,调节心情,这样以使肝气顺达从而起到防病益寿的作用。

2.合理饮食:注意饮食卫生,饮食以清淡,温热食物,多吃粗杂粮食和辛甘之品可以助阳,不宜食大热大辛的狗肉,参、茸等滋补食品。切忌暴饮暴食,又忌酸、涩、生冷、油腻食品。中医学认为: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也就是说如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偏亢,损伤脾胃,故多食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食物,如瘦肉、禽、蛋、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养阳敛阴,要养肝护脾,防止各种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

3.适量运动:春季是一个容易发病的季节,特别是老年患者,一旦不注意护养,再不去运动锻炼,极易引发旧病,所以,要适量运动。春季要多到室外活动,如散步、爬山、春游、打太极拳等,但是在运动中切忌大汗淋漓,发汗过多耗血损阳,一定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

夏保健防中暑

夏日炎炎,中午阳光强烈,应注意避免外出,阳光直晒,以免中暑。居住处务必阴凉干燥,但应远离空调,穿着要吸汗,透气性好,以利于热气散发。可经常温水降温冲身,不可冷水洗澡,以免毛孔闭塞,热气不易散发。

1.讲究卫生防感染:患有基础病的患者尤其是糖尿病人要定时洗澡,及时更衣,衣鞋裤袜要柔软,透气,宽松,以防暑湿并袭,身生疖肿。生活起居应避免迎风而卧、久吹电扇,用空调时要注意温差不要太大,以防受凉,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2.控制情绪防烦躁:酷暑燥热,易生心火,烦躁不安,休息欠佳,情绪难以控制,易加重病情。故老年患者在暑热夏季要保持健康心理,做到息其怒,静其心,安其神,以达到心静自然凉的健康心理。

3.合理饮食防脱水:高温酷暑出汗多,口渴而多饮。每天饮水800~1000ml。出汗越多,饮得越多。宜饮白开水、淡茶水、矿泉水等无糖饮料,以补充足够的血容量,降低血液粘稠度。但不宜饮用含糖饮料如雪碧、可乐等。尤其老年糖尿病患者饮茶宜适量,忌浓茶,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会与铁离子形成不溶性鞣酸铁排出体外,致使铁丢失增加,吸收减少,从而可导致缺铁性贫血。夏季天热饮食宜少盐清淡,多食新鲜蔬菜,如冬瓜、绿豆、枸杞头、马兰头、苦瓜、南瓜、洋葱等。同时注意饮食卫生,否者易患急性胃肠炎,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若治疗不及时、不恰当,可导致患者昏迷甚至死亡。

4.坚持适量运动:天气闷热,懒于运动,会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因为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脂肪的代谢和增强心肺功能。根据病情,量力而行。早晚气温较低,可以适当的运动,散步、做操、打拳等,尤其是轻松地散步有利于基础病的康复。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既简便易行,又安全且富有成效。主要每天步行达到6000步以上,即可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又能降低糖尿病的并发症。但应该避免在天气过热或者过于潮湿的时候做户外运动,亦不宜做剧烈的运动。

5.起居有常:中医理论认为一日四时,天有白昼、黑夜的阴阳交替,人体与此相应,也有阴阳气血消长的变化,人的内分泌、神经活动、物质能量代谢等都存在一定的规律,所以生活不但要有张弛、动静的节奏,还须保持规律才有益健康,否则,起居无常,作息无时,会产生疾病。夏天昼长夜短,起居要有规律,宜早睡早起,以顺应早晨阳气盛的天时。一日之中,白天阳长阴消应以工作活动为主,夜晚阴长阳消,应以休息睡眠为主,按照时令、时辰和人体的规律调节起居,才是符合养生之道。

秋保健宜治燥

进入秋天,天气干燥,容易损伤人体津液,伤及肺肾之阴,致使燥热更甚,同时人们的食量要比夏季来说普遍增加,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影响血糖、血脂等指标的稳定,造成病情的加重,故应严格控制进食的种类和总量。秋燥易伤津耗气,患者可以服用一些滋阴润燥的中药如麦冬、天冬、生地、玄参之类,以滋养肺肾之阴。秋天叶落草枯,万物凋零,容易使人伤感,闷闷不乐,这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所以应该注意调摄情绪,心理护调,可外出旅游,运动和散心一举两得。

冬保健重防寒

冬季是多数基础病患者病情加重和发生并发症较多的季节。故在季来临时,患者更应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治疗的同时,在日常的生活中还要做好自我保健,平安度过寒冬。

1.注意保暖:寒冷刺激可使体内儿茶酚胺物质增加,不但易使血糖升高,还会促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易诱发脑溢血、心肌梗塞等严重并发症。故应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加衣物,提前做好御寒准备,安全的避开“寒流的袭击”,适时减少外出活动时间。预防感冒是冬季的永恒主题,积极治疗慢性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以消除发生肺炎的隐患。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E、B2、A以提高身体抗寒和抗感染的能力。冬季昼短夜长,应早睡晚起,白天可多晒太阳。

2.节制饮食:冬季气温下降,出汗减少,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更旺,是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科学的食谱,控制主食,食糖及甜糕点的摄入,有饥饿感者,可增加辅食如豆制品,多吃些新鲜蔬菜,以满足机体需要。

3.情绪稳定:过度的喜怒哀乐,使情绪出现波动,引起血压、血糖升高,导致病情加重或降低治疗效果,患者应该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负面情绪影响,保持情绪的稳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