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伏天要做艾灸?
炎炎夏季,特别是三伏天,什么最旺?
当然是天上的太阳最旺,人体阳气也到了最旺盛之时。
那么,此时该用什么来鼓舞阳气、调整阴阳?
当然是——地之阳:艾灸
艾之火是纯阳之火,古人把太阳称为天之阳,艾灸称之为地之阳。
中医认为:寒则瘀、瘀则凝、凝则堵、堵则造成酸麻胀痛,严重些易积成炎症,再严重些就会导致肌瘤、囊肿、癌症!
三伏天,在阳气最旺的夏季,利用天之阳、地之阳、人之阳三重力量,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经络,固本扶阳,此时治疗可以最大程度治愈疾病,特别是冬病。
要做三伏灸的朋友,下面的内容请看好了!
保健穴位
足三里(补气血、健脾胃)
关元穴(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补一身之元气)
神阙穴(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
中脘穴(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命门穴(升阳气补肾虚)
出于保健目的,以上穴位可根据自身需要任选1-2个进行三伏灸。
妇科病取穴
经期怕凉、痛经,总感觉小腹凉凉,宫寒不孕,伴有性冷淡、月经错后、稀发,经量少,经色暗,腰部冷痛。
取穴:关元、肾俞、三阴交、血海
作用:温补肾阳,温宫散寒。
慢性咳嗽
痰多清稀,面色白,舌淡苔白腻,或滑腻苔,或伴有打喷嚏、流清鼻涕,遇冷则咳嗽哮喘加重,怕冷。
主穴:肺俞穴(根据个人症状配定喘、中府、肾俞等)
作用:温肺止咳,化痰平喘。
腹泻
脾胃虚弱,经常便溏者,或贪凉太过或饮食不洁,导致寒湿或湿热内生,诱发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等。
取穴:足三里、天枢、神阙、中脘
作用:温补脾肾,散寒止泻。
美容养颜
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松弛、色斑、皮肤萎黄等问题。
取穴:气海、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神阙、中脘。
作用:补足气血、加速血液循环、陪补阳气,以达到延缓衰老、青春永驻的目的。
空调病
长期呆在空调房,室内外温差大,易引发肩颈椎病。颈部正中属督脉。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寒邪入体太阳最先受之。而督脉则主“一身之阳”。
取穴:大椎穴
作用:温阳利湿。
皮肤问题
夏季是皮肤病成为高发疾病。对于内有湿浊,外受风寒引起的舌苔白腻、怕冷,甚至便溏型荨麻疹、湿疹等瘙痒性皮肤病可采用艾灸来治疗。
取穴:曲池、血海、合谷、患处
作用:疏风止痒,温阳利湿。
暑湿症
中医所说的暑湿证,一般不会出现高热,仅有低热,常伴有头痛、身体酸懒、倦怠乏力等症状,出汗而热不退,口干却不想喝水,有些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
取穴:足三里、阴陵泉、中脘、神阙
作用:温中散寒,健脾利湿,止呕止痛。
三伏灸具体操作方法
每伏当天或前后共三天施灸最好。
温和灸:每穴15分钟左右。
隔姜灸:每穴3-5壮左右。
疾病轻者:伏前加强一次、入伏后每伏不少于两次艾灸,伏后加灸一次。
疾病重者:伏前加强两次、入伏后每阶段不少于三次灸,伏后灸两次,更可选择连续灸。
每位患者的病情不同,所以艾灸时间、疗程、取穴要自己灵活掌握,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最重要。
三伏灸注意事项
1、艾灸时风扇和空调尽量不开,尤其不要让冷风扇直接对着艾灸者吹。
2、艾灸后2小时内不要碰凉水、不要吃冷饮、不能洗澡。
3、初学者、出于保健目的,可以自行艾灸。较重的慢性疾病患者,若想彻底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最好就医诊治、辩证配穴,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三伏灸。
4、艾灸只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正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5、慎灸人群:正在发烧的病人、肺结核、感染性病、行经期且月经量多的女性、孕妇、严重过敏体质、溃破性皮肤病、阴虚火旺、心脏病患者等等。
幼苗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伏天艾灸,为身体补阳气,扶正气,轻轻松松养出好身体!
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55深层穴位神经进行全方位的刺激激活,深度刺激所护部位经络,使血流加快,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从而达到行气活血,强健体魄的功效。
健客价: ¥72深层穴位神经进行全方位的刺激激活,深度刺激所护部位经络,使血流加快,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从而达到行气活血,强健体魄的功效。
健客价: ¥72深层穴位神经进行全方位的刺激激活,深度刺激所护部位经络,使血流加快,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从而达到行气活血,强健体魄的功效
健客价: ¥70外用,穴位敷贴。适用于畏寒体虚、腰膝酸软、白发脱发、神疲乏力、心悸失眠、面色枯萎、阳痿早泄、精少不育、性功能减退及更年期综合症等。
健客价: ¥61.8通过中频电疗法按摩眼部穴位,刺激和锻炼视锥细胞和视神经,环节睫状肌疲劳,减轻长时间用眼造成的眼睛干涩和疼痛,达到辅助治及改善弱视、近视等症状。
健客价: ¥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