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是外感的常见症状,那种呼吸不畅的感觉让人非常难受。许多人认为鼻塞只是小小的症状,但名家蒲辅周认为,鼻塞一症说明许多问题,辨治也因此不同。那么,蒲老是如何辨治的呢?今与大家分享~~
感冒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鼻塞、流清涕,若起病即流涕不断、鼻塞、喷嚏、头昏、头身痛,病在肺表,若治得法,可一解而愈。《内经》云“善治者,治皮毛”就是此意。
如服解表药三五日后,头身等外症已解,而鼻塞、流清涕甚或如断线珍珠般接连不断,身软弱,稍动则自汗,稍坐则身冷,苔白,此为外感虽去,肺阳已伤,不能摄纳水液,切忌再表,可休息数日而愈。亦可稍用温摄,如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稍佐粟壳,恶寒甚者可酌加附子。外用生姜烧热后擦肺俞穴、太阳穴、风池、风府等穴,再用葱白捣烂,炒热熨贴。此法对于外感寒邪初期用之亦佳。
如药后三五日或五七日,外症已解,鼻孔一侧不通,鼻孔与喉头微红微痛,此为余邪化热,可用冰硼散吹喉,或用黄连、青黛研为极细末吹喉,吹药后病人须仰卧一段时间,使药力长时间作用于喉部。并用桔梗10克、射干、牛蒡子、黄芩各6克,马勃、葛根各3克,甘草1.5克,煎服。口渴、舌质红者可少佐知母、地骨皮。气虚脾弱者,牛蒡子当慎用,以免造成腹泻。方内葛根系升腾阳明之药,量勿过重,此为反佐之法,与夏邦佐治白喉,在黄连解毒汤内加附子用意相似。
如外症已解,仅有咽痛鼻塞,左咽痛左鼻塞、右咽痛右鼻塞,堵塞的一侧鼻孔内清涕甚多,时而又转为淡黄较稠之涕,多系余热未尽。如将息得宜,可不药而愈。也有阳旺之人,清涕可转黄稠,最后燥结而愈,如有阳复太过而化火者,可佐用前方。
如外症解后,早晨感到鼻塞,有清涕或黄涕,至下午鼻孔略通,但咽喉甚至胸部有如毛发刺激感,晚上症状加重,熟睡一觉,第二天早晨咽喉、胸部刺激感又消失,仅有鼻塞、流黄涕或清涕。这是邪退正衰,邪正缠绵相持之故。此时千万不可再用苦寒清里或发散解表,若用之比伤正气,使邪乘虚而入,反使鼻塞加重,即使鼻塞的症状解除,也会复加其他病症。这所谓“开门揖盗”。这种稍劳则邪气进,保养则邪气退的情况,往往要持续四五天至七天之久,因此这段时间不要让阳气外泄,不宜讲话过多,以免损耗肺气。
还有一种头痛鼻塞,鼻涕极黄臭,轻者为鼻渊,重者为脑漏。此病多为肺胃积热,堵塞络道所致,可用苍耳10克,辛夷、白芷、藿香各6克,川芎、藁本、桔梗、连翘各3克,细辛、甘草各1.5克,枯苓4.5克,生石膏12克治之。热重者加猪胆汗或丝瓜络。若热瘀互结,可酌加凉血化瘀药。此方最好作为水丸,每餐后服1.5~3克,切忌加大剂量,因苦寒太过,中阳受损,徒伤正气,无助于治疗。同时要忌烟酒及煎炒等辛辣厚味。
在冬季或冬春之交,气候寒冷,出现单侧鼻塞,或略有清涕或黄涕。稍微活动或饮热汤,或吃热食,塞孔清涕立出。呼吸通畅如常,稍冷或饭后又鼻塞如故。此非感冒,实为阳气不足以抗外寒,可酌加衣服以助阳气,可自行好转。亦有整个冬天皆如此,吃药无效,来春,天气温和自行恢复者。总之,不宜用药强发其表,轻者尚可无害,重则大伤表卫,以至玄府不闭,失去开阖之能,稍动则大汗淋漓,阳气与津液并泄,略感风寒则直入经络,甚或脏腑。《灵枢·本神》谓:“肺气虚,则鼻塞不利气少”即有这种含义。所以千万不要“实实”,“虚虚”,人为地造成“短气不足以息”,“漏汗不止”的变症。或有问:“我在天气转冷时感到鼻子塞着不舒服,加了件衣服鼻子就通了,呼吸自如。但是我索性脱一件衣服还是呼吸通畅这是什么道理?”前者是人体得衣后,起到了保养阳气的作用,正胜邪。后者是阳气不能与寒邪相争,弃关退守,是邪胜正,此时往往伴有喉头如毛发刺激感,人多不自知,实则已有病邪潜伏待机而发。
六四年孟春,某人劳力四天,出现鼻微塞,而无其他不适。此人体本弱,劳力之后阳气略泄,而玄府稍闭,此时如能节劳一段时间,阳气来复,可不药而愈。惜乎不自养,反而用苍耳、荆芥、辛夷、细辛等药发之,三剂后谓病重药轻,用大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强发之,当夜汗出如洗,正当汗出之际,鼻孔顿通,呼吸如常,心中十分高兴,以为药达病所,谁知尚未到天明,两只鼻孔其塞如堵。只能依靠口腔呼吸、口干、舌燥,苦不堪言,而且头昏不举,耳如蝉鸣,不思饮食,每到下午手脚心热如灼。此系不当汗而强汗之,汗之又不得其法。《伤寒论》中明文告诫:“汗出不可令如水淋漓,如水淋漓,病必不除。”这一“必”字份量极重,惜乎学者未细心领会。此等汗使阳气与津液大受损伤,以致出现上述诸症。幸后治者先用童便调鸡子黄,养阴退热,继用小剂加味四君子汤复其阳,调治半月,精神逐渐好转,鼻孔能通一侧,调养月余始康复。
祛风止痛,芳香通窍。用于伤风喷嚏,鼻塞头痛,舟车晕浪,跌打扭伤,肌肉酸痛,蚊虫叮咬。
健客价: ¥4.5解热镇痛。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
健客价: ¥12解表清热,疏风止痛。用于表邪未解、郁里化热引起的重症感冒,症见恶寒、高热、头痛、四肢酸痛、咽痛、鼻塞、咳嗽等。
健客价: ¥3.8解热镇痛。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
健客价: ¥14.8芳香通窍,祛风止痒,清凉辟秽。蚊叮虫咬,皮肤发痒,头痛鼻塞。
健客价: ¥9.9用于鼻炎,疏风清热,宣肺通窍。用于鼻炎,急鼻渊(急性鼻窦炎)属外邪犯肺证,鼻炎,鼻炎症见:前额或颧骨部压痛,鼻塞时作,流涕粘白或粘黄,或头痛,或发热,苔薄黄或白,脉浮。
健客价: ¥20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健客价: ¥12.5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健客价: ¥8疏风解表,清热导滞。用于小儿风热感冒挟滞证,证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肿痛,纳呆口渴,脘腹胀满,便秘或大便酸臭,溲黄。
健客价: ¥22.8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益气养阴。用于胸膈风热,痰火郁结,热毒上攻,耗气伤津之证。其症状常见口干,咽痛,咽喉干燥灼热,声嘶头痛,鼻塞,流脓涕或涕中带血。也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口腔炎、鼻咽炎及鼻咽癌放疗、化疗辅助治疗。
健客价: ¥14.5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
健客价: ¥26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健客价: ¥4疏风解表,清热导滞。用于小儿风热感冒挟滞证,证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肿痛,纳呆口渴,脘腹胀满,便秘或大便酸臭,溲黄。
健客价: ¥33.8疏散风热,清热利湿,宣通鼻窍。主治风热犯肺、湿热内蕴所致的鼻塞不通,流黄稠涕;急慢性鼻炎,副鼻窦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9本品用于快速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相关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和鼻痒;鼻粘膜充血/鼻塞;以及眼痒、流泪和充血;腭痒及咳嗽。本品还用于缓解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相关症状如瘙痒,并可减少荨麻疹的数量及大小。
健客价: ¥70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及温病之发热,微恶风寒,头身痛,口干而渴,鼻塞涕浊,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粘稠。
健客价: ¥13养血祛风,散寒止痛。用于外感风寒、瘀血阻滞或血虚失养所致的偏正头痛、恶寒、鼻塞。
健客价: ¥6.7解热镇痛。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
健客价: ¥20疏风散热,祛湿通窍之功效。用于鼻炎、鼻窦炎属肺经风热及胆腑郁热证者。
健客价: ¥18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健客价: ¥2.5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也可用于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健客价: ¥7.5芳香化浊,清热通窍。用于湿浊内蕴、胆经郁火所致的鼻塞、流清涕或浊涕、前额头痛。
健客价: ¥8.5用于鼻炎,缓解鼻炎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眼部痒及烧灼感。口服药物后,鼻和眼部鼻炎症状及体征得以迅速缓解。亦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及体征。
健客价: ¥23本品用于快速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相关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和鼻痒、鼻粘膜充血鼻塞;以及眼痒、流泪和充血;腭痒及咳嗽。本品还用于缓解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相关症状如瘙痒,并可减少荨麻疹的数量及大小。
健客价: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