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特色 > 气功太极 > 练太极拳如何才能做到重心稳固

练太极拳如何才能做到重心稳固

摘要:无根才是有根。四个字:随遇平衡。这个技术也被称之为,“随机扎根”。练拳千万别把根扎的死死的,这种拳练出来,就是个死拳,毫无灵动性可言,只有站着挨打。

平衡是衡量每个太极拳爱好者拳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得要方面。许多练太极者总是会出现重心不稳的情况,针对此情况,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呢?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如何能让重心稳固

无根才是有根。四个字:随遇平衡。这个技术也被称之为,“随机扎根”。练拳千万别把根扎的死死的,这种拳练出来,就是个死拳,毫无灵动性可言,只有站着挨打。

什么是重心稳固,不倒就是稳固,再深的根,原地僵化,也有被摧垮的时候,何况是人。站着不动以为稳固的思想,是危险的。老话讲,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意识上,首先要轻起来,脚下的劲要拿起来,你以为的沉,那是浮。你以为的稳固,其实是僵化。对方摸不着你,你就是稳固的,学会滑行,同时做到身上随机换劲。没有推不倒的墙,只有摸不到的风。拿的起来,放的下去的,叫拳。硬踩生碾,离题万里。不能老练定步推手,腿慢慢就不会动了。真正的对战,没有僵在原地等着的。

丹田有劲,架形正。也是重心稳固的要点。同时学会善藏丹田,欲拔人之根,先拿人丹田。所以,怎么藏的好丹田,练拳的人,要好好研究。重心稳不稳,有时候不在于脚下,关乎身上。

如何纠正重心不稳

在练习过程中,常见的毛病是:重心不稳,摇晃、移动;静止时间;不够提膝或控腿高度不够,及有附加支撑现象等。要纠正这些毛病,根据体会,应从四个方面做起:

第一、加强基本功锻炼,提高肢体柔韧程度和腿部功能

拳谚说:“练拳不练腿,如同冒失鬼。”因此,首先要加强踝部和腿部锻练。如压腿、踢腿、搬腿、控腿、拍腿以及劈腿等。但应因人制宜,不可强求一致。

通过这些腿功练习,拉长下肢各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和肌肉的伸展性,担高下肢以髋关节为轴心的运动幅度和蹬踢力量;增强大腿有关肌群和韧带的柔韧性,提高腿的灵活性、举控高度动能力。

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近,先练单式,然后再进行组合练习。对难度较大的,要打“攻坚战”。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地反复练习。久而久之,腿部力量和支撑平衡能力就会大大增强。

第二,动作及其感觉要沉稳

1)思想入静,精神贯注,全身放松,小腹微收,内气下沉。做到上虚下实。

2)独立支撑前必须将身体重心移至支撑腿。待支撑腿控制好重心,下盘稳固,分清虚实后,才将另一只腿提起。

3)支撑腿要微屈站立,五趾抓地,全脚踏实,膝关节不可僵挺,支撑脚也不可掀掌、拔跟、减小支撑面。否则,正如拳谚所说:“翻蹄亮掌,一辈子不长。”

4)提膝、蹬(分)脚的高低,应以各人的功力和体质不同而定。

5)初学者可采用附加支撑办法。然后逐步做到收脚不落地。

第三,身体各部位要协调一致

1)支撑脚的方向位一定要适度。平衡动作中支撑脚一般应微微外撇,以不超过30°为宜;个别的,甚至外撇达60°(如《32式太极剑》中的独立反刺)。决不可过于僵直髋关节松沉,剑臀收胯。

2)提膝、蹬(分脚要与上肢动作协同进行。平衡动作中,在提膝、蹬(分)脚的同时,一般都伴随有上肢的分掌或撑掌。这是太极拳“立圆”运动中“有上则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原则的具体表现。

这些对撑或对拉拔长,控制了惯性,均衡了劲力,使得周身上下相应,前后相对,左右相承,既保证了身体的平衡,又显得姿势舒展大方,增加了观赏和美学价值。

3)要随式转腰顺肩。腰,胯,肩三者有呼应连承关系。腰,胯,肩三者有呼应连承关系。凡转身处,腰、胯、肩都应同时转动,并带动四肢朝着一个方向运作、使劲,齐进齐出。这样,全身上下一起转动,不仅自然灵活,重心稳定,也于内劲通过转腰顺利地到达四肢。切不可四肢与腰、胯、肩分离,各走各劲。

第四,立身中正

这是提高平衡能力,正确完成动作的前提。太极拳讲究“横平竖直”。竖起码就处处身体中正。横平就是两肩平、腰圈平、两胯平。两者既相互矛盾,又互为其根,相需相用。演练时要认真做到顶头竖项,下颏内收;两肩平、腰圈平、两胯平。从头顶百会穴到脚心上下垂直对正。只有这样,才能使太极拳平衡动作锦上添花。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