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身体是否有湿?
①头发爱出油;
②面部油亮;
③睡觉流口水(湿气饱和自行流出);
④排便粘稠(不易冲掉)且多便;
⑤小肚子大;
⑥耳内湿(耳禅湿)。
中医教你简单的6个方法
1、苹果枸杞红糖小米粥
功效:养生,饮食宜清淡,适当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晚餐最好喝点粥,苹果枸杞红糖小米粥,具有健脾养胃,清热解渴助眠,益五脏,补虚损,清淡易消化的功效,非常适合中老人,特别是适合年老体弱、大病初愈的人吃。红糖是未经精炼的粗糖,保留了较多维生素和矿物质。
食材:苹果1个、小米50g、红糖适量、枸杞适量。
做法:
1)准备好小米。枸杞、红糖、苹果。
2)将小米用清水清洗干净。
3)苹果去皮切成块。
4)将小米和苹果再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汤锅中,大火煮开转小火煮至20分钟。
5)加入枸杞和红糖。
6)继续小火煮至10分钟即可。
2、红豆莲藕汤
功效:莲藕味甘,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和b1,以及钙、磷、铁等无机盐,藕肉易于消化,适宜老少滋补。生藕性寒,有清热除烦、凉血止血散淤之功;熟藕性温,有补心生血、滋养强壮及健脾胃之效。
红豆性平,味甘酸,无毒,有滋补强壮、健脾养胃、利水除湿、清热解毒、通乳汁和补血之功效。红豆富含铁质,有补血的作用,是女性生理期间的滋补佳品。多摄取红豆,还有补血、促进血液循环、强化体力、增强抵抗力的效果。
食材:莲藕1节、红豆100g、清水适量。
做法:
1)准备好食材。
2)将红豆洗净,用清水浸四十分钟。
3)莲藕洗净,批去皮洗净,切件。
4)将莲藕、红豆放入煮锅中,一次性加入适量的清水。
5)大火煮滚。
6)揭盖,关火。
7)整锅倒入预先预热好的电炖锅内。
8)盖锅盖,通电。
9)大火炖2小时,喜欢咸的可以下盐调味,吃淡的无须下盐。
3、薏米仁红豆汤
功效:清热利湿,散血消肿,还可以防癌,多吃有益身心健康。
食材:红豆30g、薏米30g、红枣6个、水适量、红糖适量。
做法:
1)薏米洗净用清水泡20分钟左右。
2)红豆洗净用清水泡20分钟左右。
3)大枣洗净用清水泡10分钟。
4)红豆薏米倒入锅里加适当清水。
5)大火烧开,中火煮,直到红豆开花。
6)加入红枣再煮15分钟即可,出锅可调红糖食用。
4、大众祛湿茶
功效:祛湿茶挺好的,作为保健品相对药物刺激较小。面色油光,易生痤疮粉刺,口苦口臭,经常疲劳者可以适当服用祛湿茶,去湿热效果不错,您也可以考虑煲汤调养身体,改善面色。
祛湿茶喝多了也有副作用,如果你体质虚寒的话,祛湿茶是苦寒的,伤胃气,可能会引起腹泻,女孩子更加要注意,经期的身体比较虚,抵抗力也较差,建议暂时停止饮用,经期过后再服用。
食材:大众祛湿茶1包、清水适量。
做法:
1)准备大众祛湿茶一包,超市药店都有售的。
2)看看里面的成份,都是一些下火祛湿的中草药,还有用法用量可供参考。
3)里面的药材也很干爽,洁净。
4)先把它用水冲洗一遍,然后再浸泡10分钟。
5)然后才放在炉上大火煮开5分钟。
6)然后再转小火一直煲1小时,即五碗水煎成一碗就可以啦。
5、鸭架冬瓜粉丝汤
功效:鸭肉具有“鸭肉性昧甘、寒,填骨髓、长肌肉、生津血、补五脏”,“主大补虚劳,最消毒热,利小便,除水肿,消胀满,利脏腑,退疮肿,定惊痫。”
冬瓜:能清热解暑,利尿通便,有助于人体的清废排毒,适用于治疗水肿、胀满、痰喘、痈疽、痔疮等症。
食材:鸭架500g,盐、八角、姜片、料酒、冬瓜、清水、葱末、粉丝适量。
做法:
1)将鸭架上所有的鸭皮去掉,屁股那里多切掉一些,剁成块备用。
2)冬瓜切片,切点姜片,准备两个大料。
3)取砂锅烧开一锅水,加入姜片和大料。
4)加适量料酒。
5)再次烧开以后加入剁好的鸭架块盖盖子炖煮50分钟。
6)50分钟后加入冬瓜片。
7)加入清洗过的粉丝煮2分钟。
8)最后加入适量盐烧开就可以了,盛入碗中撒点葱末。
6、红豆花生米凤爪汤
功效:此红豆非生南国最相思的彼红豆矣,它又名赤小豆,具行血补血、健脾去湿的功效,与健脾和胃的花生米搭配,可谓相得益彰,加上能补充胶原蛋白的鸡爪一起炖煮熬汤,汤汁味道醇厚而鲜美。
食材:红豆、花生米各50g、鸡爪300g,盐、猪龙骨、生姜、八角适量。
做法:
1)准备食材:红豆、花生米、鸡爪、猪龙骨,红豆与花生米提前泡发;
2)将鸡爪剪去脚趾甲,与龙骨一起放入汤锅,加适量清水,生姜一块、八角一个,将水煮开;
3)捞出鸡爪与龙骨,用清水洗净浮沫,弃生姜、八角不用;
4)将洗净的鸡爪、龙骨放入高压锅;
5)倒入红豆及花生米;
6)加适量清水;
7)加盖,大火烧开,转小火炖25分钟;
8)开盖,加适量食盐;
9)红豆花生米凤爪汤可以享用了。
活血止痛、祛风除湿。用于扭伤、挫伤、风湿骨痛、腰背酸痛。
健客价: ¥37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18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45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17.9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5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健客价: ¥16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煎药
健客价: ¥148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548收敛止泻,解毒消食。用于湿热泄泻,伤食泄泻。
健客价: ¥22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健客价: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