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肝脏在我们人体起到的作用是排毒。特别是现在的人们平时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烟酒应酬这些习惯都会伤害到肝脏。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养肝护肝,这样才能保证肝脏的正常运作功能,才能更加健康。肝脏的护养有很多种方式,用中医养生方式进行养肝护肝更是起到事半功半的效果,那么中医养生方式是怎么做的?
1、梳头养肝法
梳头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了,而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是可以通过梳头来按摩穴位达到养肝的效果的。养肝的梳头方法是先顺着梳头发的生长方向梳一次,然后再逆着头发的生长方向梳一次,并且力量要适中,不要过轻使头皮感受不到力量,也不要过重伤害到头皮。反复操作几次,便可以通过此方法来按摩头部的肝经穴位,从而达到养肝护肝的效果。
2、搓耳朵养肝法
用双手的三根常用手指去搓耳郭,可以达到护肝的效果。因为,肝胆湿热很容易引发慢性肝炎,而搓耳郭恰恰能排出肝胆的湿热,避免肝炎的生成。
3、搓脸养肝法
首先,将双手洗干净后擦干并且闭上双眼,接下来将双手搓热平铺于面部,最后用双手的中指从额头开始搓到鼻子两侧的下方,直到面部发热为止。这时候,我们需要用指尖轻点眼部数下,改善眼睛疲劳。因为眼睛和肝脏是相同的,肝脏出毛病了,是可以从眼睛中看出的,所以按摩下眼睛也可以保护肝脏。
4、散步护肝法
悠闲散步是最好的护肝方法,因为散步不仅可以活血化瘀,养肝明目,还能给人带美好好的心情。而情绪也是可以影响肝脏的,所以心情好了,肝脏自然也就健康了。
5、搓颈护肝法
大家都知道,如果颈椎不好,就会造成血液流通不畅,而血液流通不畅也是会影响肝脏的。所以,保护好颈椎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肝脏。那么,我们该如何按摩颈椎呢?将双手的食指和无名指靠拢,然后去搓擦颈椎的风池穴,直到发热为止。风池穴的位置位于后脑勺大筋的两旁与耳垂交接处,找对位置之后就可以对其进行按摩了。
综上所述,利用中医养生的方式进行护肝,对我们的肝脏能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中医中的护肝方式有很多,有梳头养肝法,梳头可以按摩头部的肝经穴位,有搓耳朵养肝法,可以排出搓耳朵养肝法,避免出现肝炎,搓脸养肝法可以缓解眼睛的疲劳,有护肝的效果。还有就是散步也可以护肝,散步还可以给人们带来好心情。最后一个是搓颈护肝法,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这些方式都可以护肝养肝,看你需要哪一个而已。
活血祛瘀,益精养肝。用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属“瘀血阻络,肝肾不足”证者,症见胁下痞块,胁肋疼痛,面色晦暗,或见赤缕红斑,腰膝酸软,疲倦乏力,头晕目涩,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或微黄,脉弦细。
健客价: ¥40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价: ¥9清热化结,消肿止痛,调和气血,养肝益肾,抑制病毒,增强免疫功能。用于急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不正常者亦适用。对改善气滞血瘀,肝肾不足证引起的食欲不振,厌油口苦,胁肋胀痛,脘腹胀满,倦怠乏力,急燥易怒,小便赤黄等症亦有效。
健客价: ¥19补气,滋肾,益精,用于气阴亏虚、肾精不定所致的头晕、心悸、目眩、耳鸣、健忘、失眠、疲乏无力;更年期综合症,病后体虚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9益气生津、滋养肝肾、通络明目。用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中医辨证属气阴亏虚、肝肾不足、目络瘀滞证,症见视物昏花、目睛干涩、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口渴喜饮、便秘、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健客价: ¥43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价: ¥9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健客价: ¥27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价: ¥8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价: ¥14养肝益肾,清利湿热。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肾亏虚兼有湿热的患者,对目黄尿黄,肝区疼痛,纳差乏力,脘闷恶心等症状有改善作用。
健客价: ¥75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18清热化结,消肿止痛,调和气血,养肝益肾,抑制病毒,增强免疫力。用于急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不正常者亦适用。对改善气滞血瘀,肝肾不足证引起的食欲不振,厌油口苦,胁肋胀痛,脘腹胀满,倦怠乏力,急躁易怒,小便赤黄等症亦有效。
健客价: ¥88清热利湿、益肝化瘀、舒肝止痛;退黄,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用于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
健客价: ¥10.5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价: ¥8.1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45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健客价: ¥34滋肾养肝,活血解毒。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氨基转移酶升高,中医辨证属于肝肾不足,邪毒瘀热互结。症见:胁肋疼痛,腰膝酸软,口干咽燥,倦怠乏力,纳差,脘胀,身目发黄或不黄,小便色黄,头晕目眩,两目干涩,手足心热,失眠多梦,舌暗红或有瘀斑,苔少或无苔,脉弦细。
健客价: ¥99.9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价: ¥11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健客价: ¥20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17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清热利湿退黄,舒肝化瘀止痛,降低丙氨酸转氨酶。用于湿热中阻、瘀血阻络所致的脘胁胀痛、口苦、黄疸、胸闷、纳呆;急、慢性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44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健客价: ¥18清热利湿,益肝化瘀,舒肝止痛;退黄、降低谷丙转氨酶。用于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
健客价: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