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扭转是一种少见的病症。急性胃扭转与解剖上的异常密切有关,其症状出现突然,表现为上腹剧烈疼痛,并牵涉背部及下胸部,呕吐频繁,呕吐物中不含胆汁,上腹膨隆而下腹部平坦。
针灸治疗本病的最早报道在1976[1]。之后,各地相继有这方面的文章发表。鉴于本病属于危急病症,现代医学中一般主张手术治疗,故试用针灸有着一定临床意义。从收集的文章看,无论用针刺、电针、穴位埋线还是耳针加颠簸法,都有较好的效果。还发现如果针刺得气感应能直达胃部,出现胃抽动、挛缩之感时,疗效更佳[1~8]。目前,虽然例数还不多,报道也以个案为主,但因多次验证,且近年已出现较大样本的资料[9~10]。表明针灸可能是本病一种有前途的非手术疗法,所以予以选入。这里提供的方法还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完善。
【治疗】
1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内关、足三里、筋缩、脾俞、胃俞、中脘。
配穴:关元、三阴交、天枢、下脘、合谷。
(二)治法
针灸应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以主穴为主,适当加配穴,中脘、胃俞宜配合应用亦可单取足三里穴。足三里,用28号1.5寸毫针直刺,一般酸胀感可扩散至足背,有时有麻电感至足背。单用足三里时,可给予硫酸钡混悬液500ml口服。余穴采用“气至病所”手法,亦最好能激发出气至针感。均采用泻法,以提插捻转手法,持续运针20~30分钟,刺激强度可由弱到强。背部输穴,亦可接通电针仪,疏密波,强度以病人能耐受的最大刺激量为宜,通电30分钟。针后,艾卷雀吸法灸腹部穴位和三阴交穴,每穴15分钟左右,至皮肤潮红,暖气入腹。也可用红外线腹部照射15分钟。每日针灸1~2次。
(三)疗效评价
以针灸为主治疗140例,全部获愈[1~7,10~12]。
2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梁丘、地机、温溜、养老。
(二)治法
选好穴位后,局部常规消毒,取30号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10~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4分钟行针1次,均采用捻转泻法,刺激强度由弱到强,同时令患者配合收小腹,挺胸运动,并做3~5次仰卧起坐活动。每日1次,3~5次为1疗程。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X线钡透胃复们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缓解,X线钡透胃尚未完全复位;无效:临床症状同治疗,X前线钡透胃扭转未改善。
共治疗26例,结果:痊愈20例,显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13]。
3电针加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上脘透中脘、承满、足三里。
配穴:下腹痛加三阴交,脾胃虚弱加脾俞、胃俞,失眠加太阳、安眠。
(二)治法
主穴均取,据症加配穴。首先将毫针刺入穴位,提插捻转平补平泻,针后接通电针仪,用疏密波,频率14~16次/分,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出针后选1~2穴,以当归注射液,每穴注入2毫升。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42例,结果痊愈3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