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魔芋
别名:蒟蒻、蒻头、白蒟蒻、鬼芋、鬼头、花杯莲、茱芋、黑芋头、花便莲、虎掌、花伞把、蛇头草根、麻芋子、蛇六谷、雷星、鬼蜡烛、蛇头子、天六谷、星芋
采收加工:10-11月采收,挖起块茎,鲜用或洗净,切片晒干。
药用部位:块茎
产地:陕西、宁夏、甘肃至长江流域以南
科:天南星科
原植物:磨芋(花魔芋)、疏毛磨芋、野磨芋、东川磨芋
植物情况:多年生草本【图片】花磨芋,多年生草本。块茎扁球形,直径7.5-25cm,顶部中央多少下凹,暗红褐色。叶柄长45-150cm,基部粗3-5cm,黄绿色,光滑,有绿褐色或白色斑块;基部膜质鳞片2-3,披针形,长7.5-20cm;叶片绿色,3裂,l次裂片具长50cm的柄,二歧分裂,2次裂片二回羽状分裂或二回二歧分裂,小裂片互生,大小不等,长2-8cm,长圆状椭圆形,骤狭渐尖,基部宽楔形,外侧下延成翅状;侧脉多数,纤细,平行,近边缘联结为集合脉。花单性,先叶出现;花序柄长50-70cm,粗1.5-2cm,色泽同叶柄。佛焰苞漏斗状,长20-30cm,基部席卷,管部长6-8cm,宽3-4cm,苍绿色,杂以暗绿色斑块;檐部长15-20cm,宽约15cm,心状圆形,边缘折波状,外面绿色,内面深紫色。肉穗花序比佛焰苞长1倍,雌花序圆柱形,长约6cm,粗约3cm,紫色;雄花序紧接(有时杂以少数两性花),长约8cm,粗约2cm;附属器圆锥形,长20-25cm,中空,深紫色;雄花花丝长lmm,花药长2mm;子房苍绿色或紫红色,2室,花柱与子房近等长,柱头边缘3裂。
浆果球形或扁球形,成熟时黄绿色。花期4-6月,果期8-9月。2.疏毛磨芋,本种与磨芋的区别是:附属器多少被毛,散生长约10mm的紫色硬毛;佛焰苞檐部卵状长圆形,边缘波状,外面淡绿色,具白色斑块;子房球形,花柱缺,柱头2浅裂,子房2室。浆果红色,后变蓝色。花期5月。魔芋药材性状:呈扁圆形厚片,切面灰白色,有多数细小维管束小点,周边暗红褐色。有细小圆点及根痕,质坚硬,粉性,微有麻舌感。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通风处,防蛀。【备注】魔芋有毒。
我们吃的魔芋都是魔芋加工后的魔芋粉,工序十分复杂。
魔芋粉加工方法:先把魔芋加工成芋片,再将干芋片研磨分离出魔芋精粉,其工艺流程如下:原料→分检→浸泡、清洗→去皮、根、芽→切片→定色→干燥→清选分级→粉碎研磨→分离→筛分→精粉→检验分级→包装入库。魔芋药性: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灰屑。
【性味】味辛;苦;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化痰消积;解毒散结;行瘀止痛。主痰嗽;积滞;疟疾;瘰疬;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疔疮;丹毒;烫火伤;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需久煎2小时以上)。外用:适量,捣敷;或磨醋涂。
【注意】不宜生服。内服不宜过量。误食生品及炮制品,过量服用易产生中毒症状:舌、咽喉灼热,痒痛,肿大。
1.《开宝本草》:“生(蒻头)如人喉出血。”
2.《三元延寿书》:“冷气人少食之。“
3.《安徽中草药》:“本品有毒,外用时间不可太长,以免起泡;内服不可过量,宜久煎2-3小时,可以减少毒性。
【复方】
①治久疟不愈:蒟蒻、何首乌,炖鸡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脑部癌肿:华东蒟蒻一两,先煎二小时;再加苍耳草、贯众各-两,蒲黄根、七叶一枝花各五钱。煎汤,滤取清汁服。
③治鼻咽痛:华东蒟蒻一两,先煎二小时;再加枸杞根、鸭跖草各一两,七叶一枝花五钱。煎汤,滤取清汁服。
④治淋巴肉瘤:华东蒟蒻一两,先煎二小时;再加黄药子、天葵子、红木香、七叶一枝花各五钱。煎汤,滤取清汁服。
⑤治甲状腺癌:华东蒟蒻一两,先煎二小时;再加苍耳草、贯众各一两,蒲黄根、海藻、玄参各五钱。煎汤,滤取清汁服。
⑥治丹毒:华东蒟蒻捣烂拌入嫩豆腐,敷患处。
⑦治跌打扭伤肿痛:鲜华东蒟蒻适量。酌加韭菜、葱白、黄酒同捣烂,敷患处。
⑧治毒蛇咬伤:鲜华东蒟蒻、青木香、半边莲各等量。共捣烂,外敷伤口周围及肿处。(②方以下出苏医《中草药手册》)
⑨治眼镜蛇咬伤(局部迅速红肿起泡剧痛):鲜魔芋根适量,鲜滴水珠根二个,黄连少许,捣烂外敷;另用鲜魔芋花茎一至二两,鲜生姜一两,捣烂绞汁,第二次米泔水适量冲服。(《江西草药》)
⑩治脚癣:蒟蒻块茎切片,磨擦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复方】地下块茎巨大,而得魔、鬼之名,似芋而有鬼芋、魔芋、鬼头之称。花穗膨大呈棒状,故称为花杆莲、花梗莲、花伞把、蛇头草根、鬼蜡烛。在泥下而色白者名蒻,故名蒻头。
【各家论述】
1.《本草图经》:“江南吴中出白蒟蒻亦曰鬼芋,根都似天南星,生下平泽极多。皆难采。人采以为天南星,了不可辨,市中所收往往是此。但天南星肌细腻,而对前茎斑花紫,南星茎无斑,花黄,为异尔。“
2.《纲目》:“蒟蒻,秋后采根,须净擦,或捣成片段,以酽灰汁煮十余沸,以水淘洗,换水更煮五六遍,即成冻子,切片,以苦酒五味淹食,不以灰汁则不成也。切作细丝,沸汤汋过,五味调食,状如水母丝。马志言其苗似半夏,杨慎《丹铅录》言蒟酱即此者,皆误也。正恢《农书》云,救荒之法,山有粉葛、蒟蒻、橡栗之利,则此物亦有益于民者也。其斑杖,即天南星之类有斑者。“
3.《纲目拾遗》:“《罗浮志》:深谷中产,物如薯芋状,山人得之,剖作四片,入砂盆磨作胶浆,锅煮成膏,待冷则凝结如饼块,一复剖为四片,添水再煮成膏,膏成,照前三煮四煮,乃可食令饱,一芋所煮,可充数十人之腹,故称鬼芋焉。芋有四异,初生不借报苗,叶上朝露着地,即成种子,一异也;采制不令妇人鸡狗见之,见即化水,二异也;磨时煮时匕须顺旋,逆之即化水,三异也;一芋之成,由一而四,四而十六,十六而六十有四,如卦象之数,四异也。闻庐衡岳各有鬼芋,采制又不同。
【功能主治】化痰散积,行瘀消肿。治痰嗽,积滞。疟疾,经闭,跌打损伤,痈肿,疔疮,丹毒,汤火伤。
①《开宝本草》:""主痈肿风毒。摩敷肿上。捣碎以灰汁煮成饼,五味调和为茹食,主消渴。
②《本草会编》:""治腮痈。
③《医林纂要》:""去肺寒。治痰嗽。
④《草木便方》:""化食,消陈积,症聚,久疟。
⑤《国药的药理学》:""为利尿药。
⑥《四川中药志》:""烧熟捣绒,敷火疔疮。
⑦《江西草药》:""解毒消肿。
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89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118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60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98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79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61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106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216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78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84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240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