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桑寄生
别名:桑上寄生
采收加工:冬季至次春季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
药用部位:带叶茎枝
产地:福建、广东、广西
科:桑寄生科
原植物:桑寄生(广寄生)
植物情况:灌木
高0.5-1m。嫩枝、叶密被锈色星状毛,有时具疏生叠生星状毛,后变无毛;小枝灰褐色,具细小皮孔。
叶对生或近对生;叶柄长8-10mm;叶片厚纸质,卵形至长卵形,长2.5-6cm,宽1.5-4cm,先端圆钝,基部楔形或阔楔形;侧脉3-4对,略明显。
伞形花序,1-2个腋生或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具花l-4朵,通常2朵,花序和花被星状毛,总花梗长2-4mm;花梗长6-7mm;苞片鳞片状;花褐色;花托椭圆形或卵球形;副萼环状;花冠花蕾时管状,长2.5-2.7cm,稍弯,下半部膨胀,顶端卵球形,裂片4,匙形,反折;花丝比花药短2/3,药室具横隔;花盘杯状;花柱线形,柱头头状。
浆果椭圆状或近球形,果皮密生小瘤体,被疏毛,成熟果浅黄色,长达1cm,果皮变平滑。花、果期4月至翌年1月。
桑寄生药材性状:茎枝呈圆柱形,长3~4cm,直径0。2~1cm;表面红褐色或灰褐色,细纵纹,并有多数细小凸起的棕色皮孔,嫩枝有的可见棕褐色茸毛;质坚硬,断面不整齐,皮部红棕色,木部色较浅。叶多卷曲,具短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长3~8cm,宽2~5cm;表面黄褐色,幼叶被细茸毛,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革质。无臭,味涩。
优等品以枝细、质嫩,红褐色、叶多者为佳。
劣质品不是寄生在桑树上的为劣品
家庭养花一本通
作者:《家庭养花一本通》编委会
当当
广告
购买
桑寄生药性:
【本经上品桑上寄生味苦平。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其实,明目、轻身、通神。寄屑,寓木。】
味苦,气平,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壮骨荣筋,止血通乳。
桑寄生通达经络,驱逐湿痹,治腰疼背强,筋痿骨弱,血崩乳闭,胎动腹疼,痢疾,金疮痈疽。坚发齿,长须眉。
【产地】产我国广西处处有之,但寄生杂树者多,寄生桑树者少。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主治】桑上寄生为补肝肾坚筋骨要药,主腰痛背强,益血脉,安胎孕,治女子内伤不足,怀孕胎漏,产后余疾。
【别录】去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主金疮,去痹。
【容川】此药味酸枝繁,具木之性,生于桑树之上,桑者,木中之金也,寄生附之,故独得金木之间气,且根不粘土,纯感风气而生,故为清散风木之要药。此药附木而生,象胆附肝,味酸苦,得木火之味,能清肝胆之火,治风热,筋脉结等症,胆通三焦之网膜,外连于筋,寄生如藤附木,象人之筋,故治之。
【甄权】主怀孕漏血不止,令胎牢固。
【灵胎】驱风养血安胎。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忌见火。
【炮制】除去杂质,略洗,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苦、甘,平。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用法用量】9~15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备注】(1)对风湿痹痛、肝肾不足、腰膝酸痛最为适宜,常与独活、牛膝等配伍应用。对老人体虚、妇女经多带下而肝肾不足、腰膝疼痛、筋骨无力者亦每与杜仲、续断等配伍应用。用于肝肾虚亏、冲任不固所致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常与续断、菟丝子、阿胶等配伍。此外,本品又有降压作用,近年来临床上常用于高血压。"
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89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118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60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98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79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61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106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216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78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84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240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健客价: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