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按摩穴位活血御寒让全身暖和
冬季常按摩这些养生穴位可御寒防病。寒冷的冬季来了,人们如何御寒防病呢?中医认为,除了运动外,还可配合按摩,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让身体暖和起来,进而达到御寒防病目的。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句谚语提醒人们冬季健身的重要性。因此,人们要动起来。中医认为,除了运动以外,搭配按摩手法也可以达到让全身暖和起来的功效。
温暖的夏季流水潺潺,严寒的冬季滴水成冰,这就是“寒则凝,温则行”。身体的血液流动、经络运行与此有相似之处。
大椎穴:
大椎穴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大椎穴这个穴在脖子后面最突起的骨头下面,腰椎疼痛可以搓擦腰部,脊柱是针灸学中督脉循行的部位,督脉可以调节全身的阳经,按揉颈腰可以疏通督脉经络调畅气血,具体操作是两手搓热紧按颈腰部,用力搓30次左右。有颈椎病的患者可以经常揉按大椎穴。
合谷穴
合谷穴位置在于人体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取穴方法:
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或拇指、食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拇指下压处取穴。
命门穴:
命门穴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下,为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故名命门。命门之火衰微,则寒邪易侵袭人体,出现畏寒、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此穴为壮阳补肾散寒的常用穴位。
按摩方法:擦法(用手掌的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进行直线来回摩擦)治疗,以透热为度,每日1~2次。
神阙穴:
神阙穴位置在肚脐中,脐乃“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是“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可鼓舞一身之阳气,具有温通阳气、散寒通络的作用。
按摩方法:两手相叠,掌心对准并贴在神阙穴,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
关元穴:
关元穴位置在于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它是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并且能大补元阳,故名关元。关元穴具有温肾、散寒、益气的作用,是治疗真阳不足、肾阳虚衰、寒凝血结、阴寒内积的常用穴位。
血海穴:
血海穴位置在位于髌骨内上缘上方6~7毫米处;取穴时,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2~5指,向上伸长,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即是穴位。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置在位于内踝高点上方3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上;取穴位时,正坐或仰卧,沿内踝尖直下3寸,于胫骨内侧面后缘取穴。
曲池穴:
曲池穴位置在位于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时,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穴。
天泉穴:
天泉穴位置在于腋下横纹两寸处。此穴专治由于心血瘀阻而致的胸闷、气短、胸痛。心跳加快,或闷时,可用手指用力按压天泉穴3~5秒,停1~2秒后再继续按压,连续按2~3分钟,对心跳过速、胸口疼痛、心悸不安效果非常好。
神门穴:
神门穴位置在于手腕内侧,小指边的腕横纹上。出现心脏早搏、房颤时,赶紧按摩按摩神门穴,可及时缓解症状。此穴可补益心经元气,濡养心脏。按揉双侧神门穴,每次3分钟,每天3次。
内关穴:
内关穴位置在于手掌朝上,在腕横纹上两寸。内关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特效穴位。按揉时用拇指指腹,两侧都要按,按下去要有酸胀或痛的感觉才行。一按一放,按下去持续半分钟,然后松开,再重复。每次最少3分钟,每天不拘次数。
涌泉穴:
缓解手脚冰冷的按摩方法,最重要的一个穴位是脚底的涌泉穴,它是肾经的起点穴位,在按摩的时候可用手心摩擦脚心,可引火归元,擦到发热,一般5至10分钟即可。一般手脚冰凉的人,睡眠也不会太好,因为气血运行不太畅顺。如有这样的情况,可在每天洗澡后、睡前半小时摩擦涌泉穴,治疗失眠的效果也不错。
劳宫穴:
手上的劳宫是心包经的穴位,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在手心上抵住的位置就是劳宫穴。具体方法是,找到劳宫穴后,一只手握拳,用拳头的掌指关节擦另一只手手心位置的劳宫,至微微发热。
肾俞穴:
肾俞穴,可以用手擦到发热,也可以用温灸盒艾灸,治疗5~10分钟。这个穴位是肾的俞穴,有补肾的作用,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气冲穴:
气冲位于大腿根内侧,在肚脐下5寸、旁开2寸的位置,在腹股沟稍上方的腹股沟动脉上。在按摩时,先按揉气冲穴1分钟,然后随动脉的跳动一松一按,持续两分钟,有利于促进腿部血液循环、温暖手脚。
气海穴:
气海穴位置在于人体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气海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
阳池穴:
阳池穴位置在于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理气安神。用于气血虚弱,瘀血阻滞所致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肢体麻木,头痛,健忘等症。
健客价: ¥48活血化瘀,和络止痛。用于运动劳损,肌肉酸痛,跌打扭伤。
健客价: ¥36祛风活血,强腰壮筋。用于筋骨疼痛,周身麻木,半身不遂,口歪眼斜。
健客价: ¥42祛风活血,强腰壮筋。用于筋骨疼痛,周身麻木,半身不遂,口歪眼斜。
健客价: ¥26壮筋骨,活血脉,祛风利湿。用于血脉凝滞,腰腿疼痛,风湿麻木,关节酸痛,行步艰难。
健客价: ¥31舒筋活血,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疼痛,闪腰岔气。
健客价: ¥19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闪腰岔气,筋断骨折,瘀血痛。
健客价: ¥22.9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痹所致的肩臂腰腿疼痛、肢体麻木。
健客价: ¥21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用于肌肤、关节肿胀、疼痛、活动不利,以及跌打损伤,腰、膝部骨性关节炎见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62无时无刻的给予刺激和按摩,也能锻炼膀胱和肛门的括约肌功能等等。
健客价: ¥136活血理气,行瘀调经。用于血瘀气滞,月经不调。
健客价: ¥32活血,化瘀。用于跌打损伤,肿胀疼痛。
健客价: ¥21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健客价: ¥6.8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用于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跌打损伤。
健客价: ¥13行气活血,通脉止痛之功效。主治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
健客价: ¥34.5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用于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跌打损伤。
健客价: ¥31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用于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跌打损伤。
健客价: ¥11舒筋活血,散风祛寒。用于风寒串入经络引起的腰腿疼痛,四肢麻木。
健客价: ¥13舒筋活血,散风祛寒。用于风寒串入经络引起的腰腿疼痛,四肢麻木。
健客价: ¥9藏医:活血祛瘀,化培根粘液,活络通脉,调和气血。用于龙型心绞痛与血型心绞痛,脉痹,包括冠状动脉硬化,脑血栓等症。 中医:益气活血,祛瘀通脉。用于气虚血瘀引起的胸痹及中风恢复期;冠心病,心绞痛及脑栓塞恢复期属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1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用于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跌打损伤。
健客价: ¥6活血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毒热结于脏腑经络引起的痈疽初起,乳痈结核,红肿作痛。
健客价: ¥21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用于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跌打损伤。
健客价: ¥4.5增添情趣。
健客价: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