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坐骨神经是全身最大的神经,其支配的运动和感觉区域非常广泛。坐骨神经痛多是持续性疼痛并阵发性加剧,很少出现间隙痛,疼痛从臀部,沿大腿后面、小腿外侧向足部放射,行走、咳嗽、喷嚏、弯腰、活动下肢时疼痛加重。
此病多因风寒湿邪侵袭,阻滞经络所致;或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附近组织的病变,如髋关节、骶髂关节疾病,脊椎炎,肌炎,子宫及前列腺癌,腰骶脊髓及其神经根的肿瘤等均能引起该病的发生,前者多属痹证范畴,后者则继发于其他疾病中。
对于坐骨神经痛,按摩是较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按摩可调节改善全身的功能状态,疏导患部经气,加强患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如能长期坚持,即可治愈。
临床表现:
(1)本病多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很少出现间歇痛。
(2)疼痛在腰部、臀部并向股后、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
(3)发作性疼痛可为烧灼和刀割样,常在夜间更剧。
(4)弯腰或活动下肢、行走、咳嗽、排便时疼痛加重,休息可减轻。
(5)坐骨神经路径上可有压痛。
(6)有神经根牵拉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7)踝反射减低或消失,可有下肢后、外侧感觉障碍,拇趾背屈力弱等。
按摩方法:
(1)震颤腹肌
用单侧手掌,震颤腹部,操作时要以腕关节的快速摆动带动侧掌震颤,此法具有理气宣肺、平衡阴阳、疏风活血的功效。
(2)捏拿下肢
双手拇指和其他四指对合,从患者大腿上端,到足踝部,由上到下,反复捏拿,本法具有通经益肾的功效。
(3)拳滚下肢
单手握空拳,压患者的下肢,由上到下,反复压,此法可调气止痛、通经散寒。
(4)点揉股前肌
双手掌虎口张开,卡住患者下肢,拇指指压大腿肌肉,向下垂直用力,此法具有解除疲劳、行气活血的功效。
(5)抻展下肢
一手扶住患者的小腿,另一手按住其膝部,拉抻旋转下肢,此法可以拉抻肌腱,改善关节活动度。
(6)屈压下肢
一手握住患者的小腿,另一手向前屈压,用力不可过大,以患者能忍受为宜,此法能消除下肢的疲劳,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7)横扳腿
患者下肢呈四字弯曲,术者一手扶其膝部,另一手握住其足踝部,向侧面横扳。注意用力要和缓,不可粗暴,此法能滑利关节,强腰健腿。
(8)叩击股前肌
以单掌叩击患者股前肌,用力要均匀,此法具有缓解肌肉紧张、酸麻,消除胀痛的效果。
(9)按揉腰肌
将两手掌重叠放在患者腰阳关穴处按压,然后左右晃动腰部,使患者腰部肌肉充分放松,本法能壮腰止痛。
(10)弓拳压腰臀肌
双手重叠握空拳,从上而下,以拳面压患者的腰臀肌。本法具有解痉止痛、调理脏腑之功效。
(11)捏拿臀肌
患者下肢呈4字形弯曲,术者双手拇指与四指对合,轻柔捏拿臀部肌肉。此法可以舒经活血,舒展肌筋,松弛肌肉,解除臀部肌肉疲劳。
(12)上扳下肢
术者一手托住患者的大腿,另一手按住腰部,抻直患者下肢的同时上扳,两手配合,逐渐加力。此法能松解粘连,促进血液循环。
(13)侧扳腿
术者一手握住患者的足踝,另一手按住其腰部,握足踝的手向外扳拉。此法具有松解粘连、滑利关节、舒经活络的作用。
(14)双扳腰
术者一手握住患者的下肢,缓慢向上扳动,另一手同时叩击腰部。此法具有舒筋松骨、滑利关节的作用。
(15)整理背部及腰部
双手同侧或对角按压患者背部,然后一手扶住患者的腰部,另一手搓理下肢。此法能松解粘连,促进血液循环。
(16)双旋腰
患者双腿弯曲,术者一手自腘窝穿过,另一手扶其肩部,使其腰部斜向扳动,并向胸部扳压,用力要适中。此法可以滑利关节,松解肌筋。
(17)抻腿
双手握住患者的足踝处,用力抻拉其下肢。此法可以疏通脉络,滑利关节,松解粘连。
生活保健:
(1)患者在坐骨神经痛治疗期间配合按摩治疗10~20分钟,每天1次,每次10~20分钟,效果更好。
(2)坐骨神经痛发病期间,应睡硬板床,并以卧床休息为主,有助于缓解症状,但卧床时间不宜超过3~4周,当症状缓解时,可逐渐下床锻炼。
(3)患者应注意保暖防潮,避免风寒。
(4)患者应加强身体锻炼,平时注意活动和劳动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