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特色 > 望闻问切 > 皮肤干燥难受,来看看中医怎么说?

皮肤干燥难受,来看看中医怎么说?

2017-10-25 来源:青岛九龙堂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下,人体皮肤血管常处于收缩状态,汗腺、皮脂腺的分泌明显减少,失去正常的滋润,容易出现干燥、紧绷感。

  皮肤干燥难受,来看看中医怎么说?

  随着冬季的到来,让人一时难以适应的除了骤降的气温外,还有皮肤干燥、瘙痒的问题,甚至比“秋燥”时期还要猛。大家最近或许都会感到洗完脸后皮肤紧绷感、嘴唇干裂、皮肤脱屑等问题,老年人、经常接触洗涤剂的家庭主妇、长时间面对电脑辐射的办公一族等人群的皮肤干燥对此更为敏感。

  入冬了,也许有些人还在迟疑要不要穿秋裤,但是学会几手应对预防皮肤干燥、瘙痒问题的技巧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越早越好的。

  为何冬季皮肤干痒问题明显?

  一年四季中,相比较于其他三个季节,冬天的气候主要是“干、冷”两个特点,而这也是皮肤更容易发生干燥、瘙痒的原因。

  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下,人体皮肤血管常处于收缩状态,汗腺、皮脂腺的分泌明显减少,失去正常的滋润,容易出现干燥、紧绷感。同时,冬天空气湿度低、较为干燥,寒冷干燥的空气很容易刺激娇嫩的皮肤,带走大量的水分,造成皮肤干裂甚至脱皮的现象产生。

  “肺主皮毛”和皮肤干燥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皮毛赖肺的精气以滋养和温煦,人体表皮的散气与汗孔的开合也与肺之宣发功能密切相关。祖国医学注重“天人合一”,秋冬季的气候特点是干燥,而燥邪伤肺,从而也影响到皮肤腠理的功能。所以空气湿度下降、造成空气干燥时,不仅会引起咽喉干痒、沙哑的问题,还会伤及肺脏,最终累及皮肤毫毛。因此,滋阴养肺、养肺润燥成为许多人在秋冬季节保养皮肤重要手段。

  中医如何看皮肤干痒问题

  除了气候因素,中医认为皮肤的干燥、瘙痒问题还与人体自身的体质状态有关。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各个器官组织是一个相互影响、关系密切的整体,当体内脏腑较为虚弱或者被病邪攻击时,也会影响到体表的皮肤腠理。

  一、肝肾亏虚

  中医云“肝藏血,肾主水”,气、血、津、液是滋润濡养人体器官组织的物质,而肝、肾又是人体调控气血津液的主要脏腑。老年人、绝经期妇女等人群皮肤容易干痒,可能与“肝肾亏损”不能保证充足的气血濡养肌肤有关,就像地里面没水,表面就干裂了一样。

  二、体有实邪

  此外,皮肤干燥、发痒、皲裂等问题,还与“风、燥、湿、毒”四大主要原因。

  【风】皮肤瘙痒大多与“风”邪密切相关,所谓“风盛则痒,无风不作痒”。若外感风邪,其“客于肌肤,发而为痒”;若阴虚血燥致虚风内动、肌肤失养。

  【燥】燥邪性干燥,易伤津液。冬令燥邪多从口鼻而入而伤肺,其病常从肺卫开始,继而出现口鼻干燥、皮肤干枯皱裂等症状。

  【湿】湿邪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冬季气候干燥不易生外湿,但人们饮食偏肥甘厚腻,故易生内湿。湿性粘滞,易留难去,久郁于腠理而发病。

  【毒】皮肤是人体体表的第一道防线,现代大气污染、电磁辐射、劣质化妆品……等环境污染皆属中医“毒邪”范畴,可造成肌肤疏泄功能失调,对皮肤伤害极大。

  预防肌肤干燥、瘙痒小贴士

  一宜食滋阴养润食物,如银耳莲子粥,薏米粥等,少吃辛辣火燥的食品。

  二宜多饮水,快速补充身体耗损水分。

  三宜合理使用护肤品,适当的润肤霜、润体液等对皮肤有“内外调养”之效。

  一忌过度洗洁。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表面形成的油脂保护膜,加快皮肤水分的丧失,使本来缺水的皮肤更加“干渴”。尤其老年人要减少洗澡次数,浴后全身涂抹有滋润保湿功能的润肤剂。

  二忌过分使用粉质化妆品。皮肤干燥,加上脱屑,看上去皮肤显得粗糙老化。很多爱美的人就会用粉质的化妆品去遮掩。其实这样不但不能改善皮肤缺水,而且不利于皮肤“呼吸”,更可能堵塞毛孔,促使粉刺的形成。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