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疾病 > 中医内科 > 呕吐、泄泻、不寐,和中清暑法治疗!

呕吐、泄泻、不寐,和中清暑法治疗!

2017-09-19 来源:中医出版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川连苦寒以泻火,茯神甘温以安神。夫元气足,沉寒去,中焦和,则泄泻腹膨、不欲食之证自复;心火清,肝热泻,心神安,则喘促呕逆、烦渴无寐症自愈。

       1.和中清暑治呕泄喘促、腹膨烦渴、不食不寐法

  〔原文〕脾胃久虚不复,泄泻呕逆,不欲食,喘促烦渴,腹膨无寐,是虚中夹暑,最虑慢惊。宜和补中土,兼清暑热。必得呕止泻缓,寝食得宜,庶不致变。

  人参广皮木瓜大腹皮川连炮姜乌梅茯神

  〔疏注〕治暑病不难,治虚中夹暑始难。暑者,热也,暑易伤气。今病者患脾胃久虚不复,已有泄泻呕逆、腹膨不欲食等症,尚能堪此暑热之邪以伤元气乎?当此之时,如纯用酸苦泻热,于脾胃久虚有碍;纯用甘温补中,则喘促烦渴更增。倘因循失治,呕泻不止,脾胃之阳愈败,慢惊之成自可预料。案中说:“是虚中夹暑,最虑慢惊。宜和补中土,兼清暑热。”岂非防患于未然耶?

  〔方解〕此乃手足太阴、手少阴、足厥阴经之药。人参甘苦微温,大补肺中元气;炮姜辛苦大热,温散脏腑沉寒。广皮、腹皮之辛温,能和中焦;木瓜、乌梅之酸涩,能泻肝热。川连苦寒以泻火,茯神甘温以安神。夫元气足,沉寒去,中焦和,则泄泻腹膨、不欲食之证自复;心火清,肝热泻,心神安,则喘促呕逆、烦渴无寐症自愈。

  2.和中清暑治呕吐懊,忽冷忽热法

  〔原文〕脉弦,呕吐,心中懊,不纳水谷,倏冷忽热。虽因嗔怒七情,兼有客邪、伏气。汗多不宜表散,清暑和中为正治。

  杏仁半夏郁金茯苓广皮枳实金斛

  〔疏注〕心中懊,似栀子豉汤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七六条:“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然有脉弦、寒热,又非栀子豉汤证所同。倏冷忽热,似外感证,然有心中懊,又非全与外感证可比。叶氏在以上两证相同之中,辨出不同之点。知此证乃由于嗔怒七情,兼客邪、伏气所致。因嗔怒动肝,故其脉弦;胃气上逆,故现呕吐。心中懊者,乃暑邪内伏;汗多不止者,乃热欲外达;倏冷忽热者,乃外感风邪也。此时若误施辛温之药,必致劫汗伤津;若误用收敛之品,反使邪不外达。然则清暑和中,诚为正治。清暑,则炎热变为清凉;和中,则胃气自然和降矣。

  〔方解〕此乃足阳明及手太阴、少阴经之药。方中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汤(法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中之半夏辛温而燥、广皮辛苦而温、茯苓甘温而淡者,以祛和胃。去生姜之辛温,因汗多不宜表散。加枳实之苦酸微寒,以利胸膈;杏仁之辛苦甘温,以解肌表。郁金辛苦气寒,凉心热而散肝郁;金斛甘淡微寒,清胃火而补脾阴。加入四药,共奏清暑和中之效矣。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