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文化 > 中医经典 > 中医民间高手可持证上岗啦 权威人士解读《中医药法》

中医民间高手可持证上岗啦 权威人士解读《中医药法》

2017-09-11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中医药法明确指出,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在执业、业务活动中带徒授业,传授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培养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

  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我国首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色的综合性法律,中医药法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中医药法明确指出,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在执业、业务活动中带徒授业,传授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培养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

  随着中医药法的实施,不同流派的中医或将继续焕发活力。对于广大市民而言,未来在看病就医时,或将有更多具备独特技艺又值得信赖的合规祖传中医提供服务。

  问诊抓药、针灸拔罐推拿……提供这些服务的中医诊所也将迎来新机遇。中医药法明确指出,将传统的诊所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从审批改为备案,开诊所所需要等待的时间将大为缩短。

  诊所将成医生新执业点

  根据《中医药法》规定,未来中医诊所将会实行备案制,而6月20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了《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则对备案制进行补充,其中规定,只要备案人有《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或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即可提前诊所备案。而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收到备案材料后,对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的予以备案,即发放统一格式的《中医诊所备案证》。

  这也意味着,中医医生只要准备齐相关材料,即可获得“开业牌照”,相比以前申请周期大大缩短。而医生开诊所,需要解决的就仅剩“硬件”问题。

  民间“绝活”得到传承

  在民间,有许多中医‘高手’就是通过师承的方式成长起来的,他们从祖辈那里继承了许多确有疗效的中医疗法。但他们没有接受现代意义的中医药学历教育,不能像大学毕业生那样取得医师执业资格,在医院里开展诊疗活动。《中医药法》在充分考虑医疗安全风险的基础上,对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和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开辟了通过实践技能及效果考核即可获得中医医师资格的新途径。

  这意味着日后成为中医医师将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医药院校培养的学生,通过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并进行执业注册;二是规范师带徒的人员和确有医术专长的人员,他们需要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注册。专家认为,这对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壮大基层中医药服务队伍、方便人民群众就医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2016年广东开展了“中医药确有专长人员”考试,全省1434人报名,最终有402人通过了考核,总通过率为28%。这就意味着确实是具有专长的民间高手才能获得专长医师资格。

  当然,不是所有的民间中医都能成为专长医师,以“治未病”为主的预防保健、康复理疗养生工作将成为中医从业人员最大的主体,成为具备专业资格的技能人员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成为基本规范。

  养生“砖家”要担责

  苗医传人、北大专家、养生保健专家、蒙医传人……近日,冒充多个专家身份、卖各类“神药”的刘洪斌“虚假医疗广告”事件引发关注,凸显出中国养生保健服务行业的乱象。标准缺失、服务不规范,给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拖了后腿。

  对此,中医药法规定,国家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标准由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

  中医药法指出,违反本法规定,发布的中医医疗广告内容与经审查批准的内容不相符的,由原审查部门撤销该广告的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该医疗机构的广告审查申请。发布中医医疗广告有前款规定以外违法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给予处罚。业内人士指出,虚假中医药广告有望得到“清理”。

  专家认为

  随着中医药法出台,规范中医养生保健行为将有法可依,针对中医诊所和中医医师非法执业、医疗机构违法炮制中药饮片、违法配制中药制剂、违法发布中医医疗广告等违法行为规定明确的法律责任。

  药材质量有保证

  为确保中药材质量安全,中医药法规定:“国家制定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和初加工的技术规范、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严格管理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禁止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

  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是中医药法的一大亮点。

  专家表示:针对中医药行业中存在的服务不规范、中药材质量下滑等问题,中医药法对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作出明确规定,是非常必要的,将促进中药产业“种好药、产好药、造好药”,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