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方剂 > 中成药坛 > 气血不足百病生,10个症状帮你自测“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百病生,10个症状帮你自测“气血不足”!

2017-08-29 来源:百草益寿国医馆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因此,气旺则血充,气虚则血少。临床上治疗血虚常配合补气药;治疗血行失常以调气为上,调血次之。如果脏腑功能不够协调,气血生成的速度跟不上消耗的速度,就会形成气血不足。

  我们形容一个人身体好,通常认为其“气色好”,反之,气血不足则是不够健康的表现。那么,气血到底是什么,气血不足时又该如何调理?

  气血是对双胞胎

  人们常形容青年男子“血气方刚”。那么,到底什么是“气”和“血”呢?

  所谓“气”:

  是指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在生理上具有保持活力、温暖人体、防御外邪等功能。

  “气”就像是人体的“汽油”,推动五脏六腑的运行,使体表保持正常温度,防御各种病毒入侵。

  中医所说的“血”则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指西医讲的流动在脉管中的“血液”,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

  其二是指与“气”同在的运行载体,中医有句话叫“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推动血的运行,血濡养气的充盛。

  中医学认为,气血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它们由饮食中的营养物质经过脾胃化生而得到补充。气属阳,主动,有温煦机体的作用;血属阴,主静,有濡润周身的作用。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因此,气旺则血充,气虚则血少。临床上治疗血虚常配合补气药;治疗血行失常以调气为上,调血次之。如果脏腑功能不够协调,气血生成的速度跟不上消耗的速度,就会形成气血不足。

  为什么会气血不足

  1脾胃功能失调

  引起气血不足的原因很多,首先是脾胃功能失调。胃的消化功能减弱则食量减少,脾虚则运化无力,导致水谷精微不能有效利用,使气血的来源得不到保障。

  2经常熬夜

  不良生活习惯也能引起气血不足,比如经常熬夜。人在白天的所有活动都是消耗气血的过程,夜间则通过睡眠把消耗的气血补充回来,是个休养生息的过程。如果经常熬夜、睡眠过短,气血自然入不敷出。

  3缺少运动

  还有的人正好相反,长期久坐或是整天躺着,缺少必要的运动,也会造成人体气机运行始终处于缓滞的状态。我们常说“流水不腐”,之所以不腐是因为不断有新鲜的物质生成。

  4脑力劳动过度

  脑力劳动过度会引起心脾两虚,继而影响气血的正常生成,也会导致气血不足。

  5外邪所致

  外界的风寒湿热等邪气侵犯体表以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邪气便进入体内并停留下来,体内的气血就会在和邪气斗争的过程中不断被消耗,因此很多慢性病患者大多存在气血不足的问题。

  10个症状自测气血

  气血不足的临床表现非常广泛,气虚和血虚可单独出现,也可合并出现。

  气虚则人体阳气的温煦及气血推动作用不足,表现为畏寒肢冷、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等。

  血虚则器官缺乏濡养,可见面色萎黄无华、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等。

  气血不足自测

  1、健忘心悸

  心主血脉,又主管人的精神活动,心的气血不足则心神失养,所以常表现为心慌气短、健忘。

  2、视物昏花

  “肝开窍于目”,眼睛干涩昏花、视物功能下降,多与肝的气血不足有关。

  3、面色萎黄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不足,面色萎黄无光泽,易感到浑身倦怠乏力,少气懒言。

  4、皮肤粗糙

  气血对人体的肌肤有重要的营养和滋润作用。气血不足则肌肤有失濡养,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发暗、发黄或没有光泽,甚至长斑。

  5、头发干枯

  “发为血之余”,意思是说头发的生长依赖血的滋养,而“血”的上行又赖于“气”的推动,因此气血不足时头发干枯会没有光泽。

  6、手足麻木

  肝藏血,可以滋养人体的筋膜,使之活动自如。如果肝的气血不足,则手足麻木、屈伸不利,甚至痉挛。

  另外,指甲和趾甲也是筋延伸到体表的部分,所以肝的气血不足,还会表现为爪甲脆薄、颜色浅淡、变形脆裂等。

  7、失眠多梦

  心肝气血不足,则心不能藏神、肝不能藏魂,常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易醒或多梦。

  8、月经量少

  女子的月经与气血的关系尤为密切,如果气血不足,常会出现月经量减少,甚至月经停闭。

  9、头晕耳鸣

  大脑的功能需依赖气血的充养,且精血、精气之间可以互生互化。若气血不足,不能上充头目,或致肾精亏虚,可见头晕耳鸣。

  10、疲倦无力

  “气”为人体脏腑的机能活动提供动力,气的充足可以使人保持活力;“血”为肌肉筋脉提供营养的物质。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故疲倦无力。

  3类人易气血不足

  很多时候,人体已经出现了气血不足的症状,但体检并没有发现器质性的疾病,即通常所说的亚健康状态。以下三类人最易出现气血不足。

  儿童

  儿童气血不足若未及时纠正,生长发育就会迟缓甚至停滞,一旦错过此阶段将很难补回来。

  儿童气血不足多表现为脸色发暗、发青或发白,头发稀少、发黄,眼睛不明亮、目光散乱,手脚不温,食欲变差,运动后也不想吃饭,精神不振,不爱说笑等,家长们可以照此多加观察。

  女性

  女性以肝血为本,所以气血不足时常常出现双目干涩,肢体肌肉麻木,月经量少,舌体瘦薄,或舌面有裂纹,苔少,脉细而无力等症。

  妇女气血不足会影响月经、白带、怀孕和生产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甚至导致早衰,更年期提前到来。

  老年人

  老年人的体质处于下滑阶段,气血运行趋于缓慢,代谢能力下降,也容易形成气血不足。

  人体的正气不能运行周身、气血的濡养功能不够,会首先体现在四肢末梢部位,其次还会造成肩颈腰背等出现麻木、疼痛、活动不利等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偏瘫。

  中医认为机体正气的衰败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虚、损、劳。气血不足是处于“虚”的阶段,气血津液的亏虚可以看做是流动资产的减少。此时如果不积极调整,进入下一个阶段就是“损”,导致五脏受损,这就相当于伤及了固定资产。如果在“损”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咳嗽,就叫做“劳”,那就很难再恢复健康了。

  4步补出好气血

  中医认为,阴阳和谐,气血健旺,经络顺畅,则百病不生。因此,养足气血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大体可通过4个步骤来调理。

  第1步

  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的,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疗血证必须重视调理脾胃。

  饮食调养可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

  还可煎服“参芪术茶”:取党参5克、黄芪5克、白术3克、淮山药3克、升麻3克,取其煎煮液400克,泡花茶5克,冲饮至味淡,有补脾益气、升阳止泻之效。

  第2步

  养肝血

  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有助脾胃运化,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

  中医认为“肝郁则脾虚”,郁闷暴怒的情绪会损伤肝、脾,导致气血耗伤。

  科学研究发现,人在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

  因此切忌生气、熬夜,也不要让身体过度劳累。

  中医认为“久视伤血”,坐在电脑前工作时,应当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耗伤气血。

  第3步

  食药膳

  补气可食“四君子汤”,此方有益气健脾之效。

  取人参10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与羊肉炖食即可。

  补血可用“四物汤”,是中医养血的经典药方。

  取白芍、当归、熟地黄、川芎各9克,放入250毫升水中,煎至150毫升时,空腹热服。

  用当归、川芎、红花、熟地、桃仁、何首乌、枸杞子、阿胶、丹参等中药与补血的食材如红枣、龙眼肉、山楂、菠菜、胡萝卜、黑木耳、黑芝麻、猪肝、猪血、乌鸡、红糖等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均有很好的调节内分泌、养血之效。

  第4步

  远寒邪

  中医认为,寒邪会让血液瘀滞,经络不畅,气血生化受阻,极易导致关节病变、肠胃不适或诱发咳嗽。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