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一词的典故
[原文]
市中有一老翁,悬一壶于肆共①。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惟长房②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惟见玉堂严丽③,旨酒甘肴④,盈衍⑤其中。共饮毕而出。后长房欲求道,随从入山。翁抚之曰:“子可教也。”遂能医疗众病……(选自南朝范哗⑥《后汉书》⑦)
[注释]
①肆头:店铺门首。
②长房:即费长房,东汉时期的巫医,汝南(今河南省汝南县)人。曾为市掾(院),即管理市场的官员。
③玉堂严丽:殿堂庄严华丽。玉堂,亦指神仙居处。
④旨酒甘肴:美好的酒肉食物。
⑤盈衍:充满、盛多之意。
⑥范哗:南朝宋史学家(398-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人,曾任吏部尚书郎,后贬宣城太守时,删取各家记史之作,著《后汉书》成纪传80卷。
⑦《后汉书》:范哗以《东观汉记》为主要依据,综合各家之长而撰。今本120篇,分为130卷,记载了上起汉光武帝下至汉献帝196年的历史。
[释文]
集市之中有一老翁,他在店铺门前悬挂着一个大空壶,等到集市散去,就跳入壶中。集市上的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件事,只有管理市场的小官费长房在楼上看到此事,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前去拜望老翁,并送给他美好的酒肉食物。老翁知道费长房认为他是一位神人,便对费长房说:“您明天可以再来。”第二天,费长房又去拜望老翁,老翁便邀他同入壶中。费长房只见宫廷华丽庄严,美酒佳肴满桌,二人畅饮尽兴而出。后来,费长房愿向老翁学习医道,便跟老翁隐居山中。老翁欣慰地抚摸着费长房说:“您求学心诚,我愿意把医道方术传授给您。”后来,费长房终于把老翁的医术继承下来,在民间为广大群众治病。
[按语]
考“悬壶”这一典故有两说。
其一,晋·葛洪《神仙传》载:壶公者,不知其姓名也……时费长房见公从远方来,人市卖药,人莫之识,卖药不二价,治病皆愈。每语人曰:“服此药必吐某物,某日当愈。”言无不效。常悬一空壶于屋上。日人跳人壶中。长房知非常人,乃日扫公座前地,及供馔物,公受不辞。积久,长房不少懈,亦不敢有求。长房笃信,谓曰:“暮更来;”长房如其言,公为传封符一卷,付之曰:“带此可主诸鬼神常称使者,可以治病消灾。”长房乃行符收鬼,治病无不愈者。
其二,《丹台新录》载:谢元一号壶公,即孔子三千弟子之数也。常悬一空壶市肆货药,日入之后,公辄跳人壶中。举世无人见者惟长房于楼上见之,往拜焉,以师事之。因而后世医生开业,竟以“悬壶”誉之。考“悬壶”一词,来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