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文化 > 中医经典 > 中医高手解难疑,追本溯源效神奇

中医高手解难疑,追本溯源效神奇

2017-08-13 来源:悦读中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悟其道理,病因湿性黏腻、重浊,伤人如油入面,病情反复,层出无穷,缠绵难愈,一经入营,舌即光亮如镜或红绛干燥,如予甘寒养阴或咸寒育阴,俱遏其湿,阻其去路,故愈养阴,而舌愈燥,恰犯吴鞠通所云之“润之则病深不解”。

   案1:湿凝气阻,内闭心窍

  蒋全修,私塾教师,自修医学,兼行医业。壬辰秋,长子天佑抢收水稻,疲劳过度而患感冒,服新加香薷饮、三仁汤、甘露消毒丹、藿朴夏苓汤等,病无增损。继则午后高热更甚,且微汗,予重剂白虎数剂,热势下降,但腹满时烦,倦怠,头重如蒙,小便短赤,已匝月。昨早胸腹满闷特甚,小便短涩,未更衣已2日,不食不饮,午后热增,心慌烦乱,胸窒欲闭,傍晚神识不清。急予紫雪丹、至宝丹,午夜神昏不语,牙关紧闭。家人惶恐,次晨急求救于吾师张旭明,师命余同往。

  途中言其病情经过,至舍望见患者身高体胖,面晦且垢,呼之不应,指针人中、中冲无反应,呈深度昏迷,呼吸时促时缓,胸腹蒸热无汗,撬开牙关,舌质淡尖红,苔白腻,脉象模糊、濡缓。

  诊毕,师言:“病确系湿温无疑,湿性氤氲黏滞,与热相合,难期速愈。观其用药,原属不错,但湿开热化,用白虎汤当适可而止,过剂则脾胃阳伤,阳伤湿困理应芳香化浊以祛湿邪,不应以紫雪、至宝阻遏其湿,至宝本属辛凉开窍之佳药,但不宜脾胃阳伤之人,故有今日之变。患者劳倦伤脾,复加药误,中气更虚。邪即内陷,故神识如蒙。湿温久羁,三焦弥漫,故二便不通。而脉微为阳不足,缓为湿阻,模糊为湿盛阻。”

  综上分析,本案为湿温后期,里虚内陷,证现三焦,重在脾胃。当用苏合香丸以辛温开窍,通神醒脑;再用苍术、草蔻、草果温运脾胃以化湿;广台乌、油厚朴行气宽中兼运湿以通二便;菖蒲、郁金辛凉同用,以开心窍而复神志;佐黄连苦燥湿清热;通草、滑石渗湿利尿。

  方药:茅苍术24g,草蔻10g,草果10g,广台乌10g,油厚朴15g,大建蒲15g,郁金10g,滑石15g,通草5g,苏合香丸2粒。

  苏合香丸每小时溶化1粒,用温开水慢慢灌下以先开其闭。2粒服后,患者神志转清,汤剂头煎以水2碗煨至1碗分2次服,4小时1次。首次服药后半小时至1小时,可能出现心慌烦躁,此系湿开,不要惊恐,少则10分钟,多则半小时微汗出、神倦、嗜睡,不要惊呼,任其自醒,再服汤剂,则病情自然好转。以后衡量湿热轻重用药,着重调理脾胃,不一旬而告愈。

  案2:湿温传变,巧用苍术

  已故老中医刘德三,百病不离当归,称“刘当归”。有龙天明之岳母患湿温,经数医治疗匝月,邀余出诊。观其神倦乏力,不饮不饥,小便短少色黄,舌红光亮无苔,脉细数无力。拟甘寒、咸寒养阴生津,方如益胃汤、五汁饮之类。服后津液不但不复,反舌绛干燥无液。后经刘德三老中医医治,3剂立起沉疴。

  观其处方:当归尾6g,红花6g,赤芍9g,丹皮12g,苍术6g,竹叶9g,桃仁6g,通草3g。

  余仿此方治同类患者,发现去苍术则治疗无效。窃思此病津液枯竭,辛燥之苍术如投,必火上加薪,但刘老用苍术量6g。后遇同类患者,见舌绛光亮或干燥者亦投苍术6g,果然1剂津回,3剂获效。

  悟其道理,病因湿性黏腻、重浊,伤人如油入面,病情反复,层出无穷,缠绵难愈,一经入营,舌即光亮如镜或红绛干燥,如予甘寒养阴或咸寒育阴,俱遏其湿,阻其去路,故愈养阴,而舌愈燥,恰犯吴鞠通所云之“润之则病深不解”。细研刘老之方:丹皮、赤芍、桃仁两凉一平,清营凉血,活血祛瘀;佐少许归尾、红花辛温,助活血行瘀之力;湿入营血,只凉血活血祛瘀,湿邪盘踞其中,分毫未能触及,故用入脾胃之苍术,入营血祛风除湿,透邪达外;辛凉之竹叶透其外达;甘淡寒之通草清热利湿,导湿从溺外出而解。

  综观全方,苍术是主药,证之临床,少用或减去不用则无效。苍术虽燥,但在大队的清热活血凉血药中不显其燥,但透发之力犹存,能透出营血中之湿邪,真乃妙用。营血中之湿,非苍术不能祛,湿邪不祛,久必蕴热,故愈养阴,湿邪愈深入,痼结难解,舌亦愈燥,焉能治愈。业医者学习各家之点滴经验而扩充之,对患者就能早起沉疴。

  案3:大辛大燥,以退高热

  患者张某,患湿温高热不退,予紫雪丹、牛黄丸、犀角地黄汤合大剂白虎汤,热势不减,反升到40℃。急请谢毓松老中医诊治。

  拟方:茅术10g,草蔻10g,炒草果仁10g,广台乌10g,竹叶10g,黄芩10g,通草10g,滑石20g,大建蒲30g。

  然患者高热到40℃还用大辛大燥之药,何也?谢老曰:“患者虽高热,乃是湿遏热郁,故午后更甚,且无汗,面垢,神疲,头重如裹,四肢酸楚,小便短赤,食欲全无,不渴不饮,胸痞腹胀,舌虽红而苔白厚腻,布满全舌,脉象模糊。此时内闭之证已显,启内闭犹恐不及还用大剂白虎遏郁其湿,此一误。犀角地黄汤之生地滋腻,恰犯吴鞠通之戒‘润之则病深不解’,此二误。在湿重热轻,势将内闭之际,不用茅术、蔻、草果等大辛大燥以开其湿,更待何时?但亦不忘其热,故佐以黄芩苦寒燥湿泻火,广台乌行气,气行则湿化,竹叶清热除烦以透热,通草、滑石淡以利湿。如患者心慌特甚,急防内闭,大建蒲必须加倍。患者如果认真服下此药,必汗出溲增,明日可步行来诊。”果不出所料,次日患者扶杖来诊,药仅3剂,已转危为安。

  按语

  以上案例为前辈们治疗湿温病之经验,实属可贵。大凡治湿邪之法不外芳化、淡渗、清利之剂,少见有用活血辛燥之品。若湿邪入营血者,用当归、赤芍、桃仁、丹皮等凉血活血,以防湿热之邪伤及营血。若湿遏热伏者,用茅苍术、草蔻、草果仁等辛温燥湿之品,以燥化其湿邪,免致湿邪深锢难解,且入大队清热凉血药中,则无过燥伤阴之弊。若湿邪蒙蔽清窍而神昏者,又当以芳香化湿、开窍醒神为要,如苏合香丸、大建蒲等必不可少。后人临证须详审其因,灵活应用前人之经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