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中医频道 > 中医特色 > 望闻问切 > 舌苔告诉你的秘密

舌苔告诉你的秘密

2017-08-06 来源:剑川中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舌苔厚而颗粒粗大疏松,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可去,称为腐苔;舌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上面罩一层油腻状黏液,称为腻苔。舌苔腐腻,为实证,主痰湿。

  舌尖上的中国,曾一度火遍大江南北。小小舌头,不仅能尝尽人间百味,还能提示人体健康信息。舌头上的奥秘,其实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比如中医望诊中,就有望舌苔一说,望舌苔,很多人或许觉得很陌生,当你看完今天的这篇文章,你或许觉得,舌苔告诉你的秘密,未必只有医生才能听懂哦!

  舌苔是由胃气熏蒸所致。正常舌苔为薄白苔,隐隐可见舌体。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与苔质,能够判断疾病正邪深浅及预后转归。

  一、观舌苔颜色

  1白苔

  白苔一般主肺与大肠病,主表证、寒证。就五行而论,白色属肺与大肠,就临床实际而论,则肺主皮毛,主宣发卫气于表,大肠与肺相表里,外邪侵袭,无论从皮毛而入,或从口鼻而入,肺与大肠总是首当其冲。

  2黄苔

  主脾胃病,主里证、热证。一般而言,邪热熏灼,苔现黄色,淡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为热结。外感病舌苔由白转黄,是表邪入里化热,在伤寒为阳明病,在温病为气分证。但是黄苔也可见于表证或虚寒证,如薄白中带淡黄苔,可见于风热表证或风寒在表化热;若淡黄较厚,则多为胸脘湿热,气滞不宣;若舌淡胖嫩,苔黄滑润,则可能为阳虚水湿不化。

  3灰苔

  灰苔即浅黑色苔,常由白苔晦暗转化而来,或与黄苔同时并见。灰苔湿润,多为饮内停,寒湿内阻;苔灰而干,多属热炽伤津,见于外感热病,或为阴虚火旺,见于内伤杂病;邪热传里、传染病、蓄血等往往可见灰苔。

  另外,舌灰目黄,提示湿中生热;屡经汗下,灰黑不退,脉虚无力,是汗下太过伤阴。

  4黑苔

  黑苔较灰苔色深,多由灰苔或焦黄苔发展而来,常见于疾病的严重阶段,但吸烟者见之,又当别论。总之,黑苔燥裂,或生芒刺,为热极津枯;苔黑滑润,多属寒盛阳衰。灰黑色是黑中带紫,是邪热在三阴经,淡黑色是黑中带白,多属寒湿在里。

  二、观舌苔苔质

  苔质指舌苔的形质,为称苔垢。包括厚薄、润燥、腐腻、剥落、化退以及扁平苔藓等。

  1厚薄

  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即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的为“薄苔”,不能见到舌体的为“厚苔”。由胃气熏蒸所生之苔,必薄而均匀,或中根部稍厚,此为平人;由病邪秽垢之气上溢所生之苔垢,多是厚苔,故苔之厚薄,可测正邪盛衰及病变的深浅轻重。中医认为厚苔是胃气夹湿浊邪气熏蒸所致,主邪盛入里或内有痰饮湿食积滞。薄苔属正常,或为表证、虚证。

  2润燥

  正常舌象舌面润泽、不滑不涩、干湿适中。若水分过多,苔湿而滑利,为滑苔,主寒湿。若望之干枯,扪之无津而涩,此为燥苔,主伤阴亏津。滋润是胃津肾液上承的表现,水滑是有湿有寒的反映,因上、中、下三焦阳气衰少,不能运化水湿,以致为痰为饮,随经脉而上溢于苔。

  3腐腻

  舌苔厚而颗粒粗大疏松,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可去,称为腐苔;舌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上面罩一层油腻状黏液,称为腻苔。舌苔腐腻,为实证,主痰湿。

  4剥脱

  舌苔剥脱不全,斑斑驳驳,称花剥苔,主胃气阴两伤;舌苔不规则,大片剥脱成地图样,称为地图舌,提示胃阴不足,或高热之后,或过量服用抗生素。全苔剥脱,光洁如镜,称为镜面舌,若淡白而光莹,是脾胃损伤,气血两亏已极;若红绛而光莹,是水涸火炎,胃肾阴液枯竭。

  5扁平苔癣

  扁平苔癣,中医又叫“紫癜风”,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本病主要表现为舌局部出现白色斑点、斑片或斑块,舌乳头萎缩,局部出现癣一样的区域。本病多因阴血不足,脾失健运,运化不足,又感受风邪,风湿客于肌肤腠理,凝滞于血分或因肝肾不足、阴虚内热,虚火上炎于口而致。口腔黏膜部位出现的扁平苔癣有癌变的可能。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