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特色 > 望闻问切 > 夏天湿气重,读完这篇文章寒湿、湿热都赶走!

夏天湿气重,读完这篇文章寒湿、湿热都赶走!

2017-07-18 来源:中医思维十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就像伤寒一样,也不是寒邪真的束缚在了体表,而是机体感觉到寒冷以后,主动关闭了体表的开放功能,这种闭而不开的状态,我们约定俗成的叫做伤寒。

  进入了长夏(农历六月),就连向来干燥的北方都开始雨水多了起来。这时候有那么一群人开始难以忍受潮湿的气候,我们就叫他们“大湿”吧!嗯嗯,听上去还蛮拉轰滴~好吧,请跟随本“大湿”一起来学习一下我潜心研究出来的祛湿大法吧,herewego!

  1

  湿的概念

  “湿”为自然界六气中的一气,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当其气太过超出人体的正常承受能力或人体正气虚弱时,这时候“六气”中的湿就变成了“六淫”之一的邪气。没错,“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和“六淫”的内容是一致的,只是当正常的气变成邪气而危害人体时,就被称为“六淫”了。湿为长夏的主气,与脾相应,故湿病多伤脾胃。夏秋之交,湿热熏蒸,水气上腾,湿气最盛,故一年之中长夏多湿病。湿亦可因涉水淋雨、居处伤湿,或以水为事。但湿浊可伤于四季任何时候,并不独见于长夏。

  内湿和外湿

  人体湿气有两种途径,即中医说的内湿和外湿。内湿是人体的气机运行过慢过缓,形成了壅滞;外湿是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使外界的潮湿侵入体内造成的。内湿比较好理解,外湿就有点费解了,人体的内外有皮肤阻隔,外界的湿气怎么能进入体内呢?实际上并不是湿气真正的进入了体内,中医认为气是能够互相感应的,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机体感受到了这种粘滞之气,时间长了体内的气机也变得迟缓,逐渐就形成了湿邪。就像伤寒一样,也不是寒邪真的束缚在了体表,而是机体感觉到寒冷以后,主动关闭了体表的开放功能,这种闭而不开的状态,我们约定俗成的叫做伤寒。

  但除自然界的“外湿”之外,当脏腑功能失常时,又会因水液运化障碍而引起“内湿”;

  湿的症状

  如在体表时,可以出现周身沉困,四肢酸懒沉重,皮肤湿疹等症。

  从体表进一步侵入了关节,则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痛处不移。

  侵犯头部可出现头重如裹。

  停滞胸腹部表现为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

  又因为湿性趋下,可出现下肢水肿,淋浊、带下、泄痢等病证。

  典型的湿证都有舌苔厚腻,偏热的是黄腻,偏寒的是白腻。为什么会有舌苔厚腻呢?因为机体气机滞缓以后,肝脾的升腾之气不能翻上来,舌面上就像死水一潭,会有淤泥沉积,这样舌苔就逐渐增厚并粘腻。

  上面说的湿邪症状还只是初期表现,真正的危害还在后面。由于湿邪的本质是过缓,使整个人体的运行节奏都变得迟缓,一些重浊的东西就会在人体很多部位沉积下来,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肥胖,大腹便便的人可以说都是湿浊沉积造成的。肥胖的后续效应大家都很熟悉了,可以进一步导致“三高”,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都接踵而至。可见去除湿邪,防患于未然是非常必要的。

  2

  两种除湿方向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这种方法其实就是中医说的淡渗利湿,服用茯苓、泽泻、薏米、赤小豆、莲子等都属于这种方法,这些药物或食物都有比较好的效果,但这种方法也有致命的缺点,即能除掉已经生成的湿,不能防止湿邪的再次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这就用到了第二种方法,疏通气机。前面说了湿邪的本质特征就是缓,什么能克制缓呢?当然是急。在五脏中,肝木是急的,脾土是缓的,所以五行生克中的木能克土就是这个意思。一个慢性子的人整天懒得动,这时要让一个急性子的人带动他一下。这样第二种方法的具体实施就是健脾疏肝,健脾是为了增强懒人的实力,让他有力气运动;疏肝是让机体的节奏变快一些,整个气机流动起来,这样一来湿邪就祛除了。健脾可以选用六君子汤,疏肝可选用香附、苏梗、郁金、白芍等药物。

  现代人都有个特点就是懒,整体坐着不动,所以体质偏湿的人是非常多的。现代的这种湿和古代不一样,古人劳作的多,湿邪多由外部侵入,属于外湿,用第一种方法效果非常好。现代人湿的根源是懒,所以第二种方法更为合适。当然仅靠药物还不是最高明的办法,最好的方法是克服“懒病”,多进行运动。

  3

  外湿的形成和防治

  形成

  外湿常较多发生在夏季,尤其是长夏(即农历六月份)为湿气主令,这跟多雨的气候及居住环境的潮湿有关。潮湿之气会影响人体气血运行及脏腑运化功能。

  防

  保持居住环境干燥;

  勤晾晒被褥等床上用品;

  保持室内勤通风,因风能胜湿;

  保持汗出通畅,避免室内空调温度太低;

  可与室内放置木炭,以吸收湿气;

  治

  ★食

  扁豆薏米粥

  白扁豆30g、炒苡仁30g、大米100g,煮粥食,可在早餐、晚餐各食一碗。

  做法:将白扁豆、炒苡仁冷水浸泡2小时,再与大米一起煮至苡仁软烂后食用。

  注意:苡仁请务必煮至软烂,否则食后反致胃痛、胃胀等不适。如用于湿热,可用生苡仁,多适用于各种皮肤病属湿热型者。

  ★饮

  荷叶橘皮茶

  荷叶、陈皮、炒麦芽各3g

  用法:上药冷水浸泡30分钟后,水开后再小火煎5分钟,滤去渣滓后,代茶饮,每日一次。

  注意:化湿药用于舌苔厚腻、脉濡软、不喜饮水、胃部满闷、食欲不振、周身酸困的水湿困脾证。如阴虚而口咽干燥、舌红苔少或无苔、或舌苔干燥等阴虚证及弦实、洪数脉等实热证禁用。

  ★药

  出现吐泻、食欲不振、不思饮水、周身酸痛、舌苔白腻时,可用藿香正气水治疗。而湿热小便不利、腹泻、口中黏腻,甚至口苦者,可用六一散煎水代茶饮。

  ★灸

  素体有湿,夏季易患吐泻者,在未患病阶段建议平日常灸足三里、中脘,可采用隔姜灸。

  灸法:用鲜生姜切成约3mm厚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施术处,上面再放艾炷灸之。

  将生姜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于姜片上,用打火机将艾炷点燃,等艾炷燃烧完,病人感到灼痛时,即更换艾炷再灸。一般灸3-5壮,使局部皮肤起红晕为度。

  注意:

  施灸时,应注意安全,防上艾绒脱落,烧损皮肤或衣物。

  凡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

  颜面五官和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瘢痕炎。

  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4

  内湿的形成和防治

  形成

  过食肥甘,嗜烟好酒;恣食生冷,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喜静少动,素体肥胖;情志抑郁,气机不利,致津液输布障碍,聚而成湿。

  纵欲过度,房事不节;肾阳虚衰,脾失温煦,致脾阳虚津液不化,而湿浊内生。

  防

  少吃甜食、肉类、动物油,可以使人体气血顺畅,而水湿输布顺畅;

  戒烟限酒,不损肺及脾胃,则水液输布、运化正常;

  坚持适当运动。动则为阳,水湿痰饮皆为阴邪,唯气血流畅运行方可使阴邪不滞留体内;

  乐观豁达,保持良好情绪,肝气调达,气机疏泄正常,则脾胃不受肝克,而气机顺畅,痰湿运化正常;

  节欲养精,肾气充足,则元阳充足而能温煦脾胃,使津液水湿运化如常。

  治

  ★食

  佛手瘦肉粥

  备料:佛手15g、猪瘦肉30g、大米50-100g、葱白、生姜1片、食盐、植物油、香油

  做法:先将药店购得的佛手洗净,冷水泡软备用。葱白切碎,生姜切末。瘦肉切末。炒锅内放少量植物油烧至8成热,放入瘦肉煸至肉色发白备用。粥煲内倒入大米及水,先大火烧沸后,将肉末、佛手放入,继续小火煮粥至大米软烂,放入葱白、生姜、食盐继续煮约10分钟,出锅前滴入几滴香油即可。

  提示:

  1.生姜可温中和胃散寒,但味道辛辣,可根据个人口味需要酌情加入;

  2.佛手为治胃病常用中药,也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食物。其性辛苦而温,但却无燥烈伤阴之弊。可疏肝理气,化痰宽胸。用佛手并非化湿,而是疏肝使脾胃不受克。常用于肝气犯胃的胃胀、胃痛等症。

  3.植物油的用量切不可多,使用太多也易生痰生湿。

  ★饮

  玫瑰茶

  用法:取中药玫瑰花6朵,开水冲泡至香气大出,代茶饮即可。

  提示:1.玫瑰花为味甘微苦,性温,可行气解郁,和血止痛。对于肝气郁滞所致的气血不畅、胃痛、痛经、月经不调有很好的作用;2.因其有一定活血作用,故妊娠期女性及患有出血性疾病者应禁用;3.玫瑰花本身并无化湿作用,此处用以疏肝气,调气血。4.因其性温,故阴虚而舌红苔少或无苔,口干舌燥者应慎用。

  药

  对于肝气犯胃而引起的脾胃功能失调如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或黏腻者,可用舒肝和胃丸治疗。如反酸胃痛,胃内烧灼感者,可用加味左金丸治疗。

  穴

  素体肝郁,气机不畅,易怒、工作紧张、抑郁而致脾胃功能失常者,可用牙签钝的一头点按太冲、内关、足三里。每次每穴3分钟,每日1次。

  提示:使用牙签时,务必使用钝的一端。如果觉得刺激程度太疼,可用手指代替牙签局部点按穴位,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如手指按压,可每日做2-3次,每次每穴5分钟左右。

  总的来说,对付湿邪这种“阴柔”之邪,我们应该用“阳”的方法来调整。饮食忌肥甘厚味让脏腑负担减轻,乐观豁达让气血不郁,坚持运动让气血运行顺畅,则湿无遁形之处。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