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特色 > 气功太极 > 【干货】初学者练功习拳的常见病因

【干货】初学者练功习拳的常见病因

2017-07-02 来源: 太极拳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以下所述常见拳病的原因,是我从二十几年的传功授拳实践整理而得,由于各人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说不一定完全能对号入座,仅供初学者参考吧。

  以下所述常见拳病的原因,是我从二十几年的传功授拳实践整理而得,由于各人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说不一定完全能对号入座,仅供初学者参考吧。

  1-10

  1、盘架时拳势身瘫。

  拳病主要原因:是腰脊过于松懈。

  2、盘架时拳势身倾。

  拳病主要原因:是前胯后胯过于松懈。

  3、盘架时拳势手上动作不是松懈就是僵紧。

  拳病主要原因:没能节节贯串的松出去。手松开了以后毕竟是变大,而不是缩小。缩小了的手不是懈就是紧,它是局部的松,而不是整体的松。

  4、盘架时身体站立或进退步不稳。

  拳病主要原因:一是膝部过于松懈;二是脚腕(踝关节)过于松懈。

  5、弓步实腿膝盖接近脚尖甚至超出脚尖。

  拳病主要原因:是松腰松胯不到位,松沉往下的劲力逼到膝盖弓出去而落不下脚底。

  6、虚步、半马步的后实腿跪膝夹裆。

  拳病主要原因:后足尖向内扣得过多。后足尖的最恰当夹角为45度,而且膝尖宜与足尖一致,否则就容易造成跪膝夹裆,影响下盘的沉稳和虚实转换。

  7、拳势下盘松开下沉甚微,感到想松腰垂不下、想松胯塌不下、想松尾闾坠不下。

  拳病主要原因:是腰、胯、尾闾的松柔度不够好,还较僵硬。只知道松腰塌胯、尾闾下坠的练法还不行,还要把腰、胯、尾闾的松柔基本功练到位才能与之配套。师爷雅轩公对此指出:“练柔是太极拳的初步功夫。”

  8、行拳不匀甚至劲断势滞。

  拳病主要原因:一是腰胯未够松活,不能做到腰胯带动四肢;二是呼吸配合动作不好;三是行拳运功的意念过重;四是行拳速度过慢。

  9、“下势”蹲下较费力,年纪偏大者甚至蹲不下去。

  拳病主要原因:一是不晓松开腰胯带动下肢下蹲;二是不知放松膝部要虚实才行。

  10、下盘不够稳固的身体前俯、臀部后突过多的拳势。

  拳病主要原因:一是臀部后突超过脚跟;二是不晓松腰;三是压死胯。

  11-20

  11、下盘不够稳固的身体后仰的拳势。

  拳病主要原因:一是不晓松腰;二是前腿之胯根内收不到位。

  12、不是低头前倾就是抬头后仰。

  拳病主要原因:脖颈松懈,身法没有“虚领项劲”或是“虚领项劲”不到位。头部的位置与任何动作都影响和改变身体的重心与稳定,“虚领项劲”就能避免头部位置的错误。

  13、提脚上前一步不是抢步太快就是砸脚太重。

  拳病主要原因:一是站桩的功底还差一点;二是不晓松腰松胯的带动虚脚上前落地;三是误解“先求开展”的内涵,为求身低步大的“开展”而造成硬力蛮劲的动作较多。

  14、诸如“掤手上势”转“揽雀尾”、“右搂膝拗步掌”转“左搂膝拗步掌”,通过松腰扣胯的腰胯转动带不起虚脚离地。

  拳病主要原因:是虚实不分的造成双重所致,虚脚形虚内不虚,还有较重的分量留在脚掌、脚趾坠于地面。

  15、盘架练到诸如“单鞭”、“倒撵猴”等侧弓步、半马步的拳势,虚实转换时下盘不大稳定,甚至身体有点摇晃。

  拳病主要原因:一是前后两脚的横向宽距过小,甚至两脚站成一条线,这样的底面积过小,造成下盘不够稳定;二是不晓用腰胯带动转换虚实,或者是松腰、松胯、松膝不到位。

  16、如“搬拦捶”的一拳打出去,再如“搂膝拗步”的一掌推出去,手臂没有沉甸甸的感觉。

  拳病主要原因:是一拳打出去、一掌推出去的意念太重,腰、肩、胸、肘松不了,造成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不到位。

  17、如“搂膝拗步”的一掌推出去,劲行至腕关节就打住出不去了。

  拳病主要原因:是节节贯串的松开不到位,坐腕太过而把腕关节坐死了。

  18、练拳时耸肩抬肘。

  拳病主要原因:是未能做到沉肩坠肘、松腰塌胯。

  19、板胸、肩背紧张,如负重担。

  拳病主要原因:对沉肩坠肘的意念过重,使拙力硬压肩关节、肩胛骨往下,这样练法的“沉肩坠肘”容易因沉至紧。殊不知压肩会使肩关节闭合,气上浮,有憋气的感觉。

  20、沉肩坠肘时夹腋窝或肘贴肋。

  拳病主要原因:肩关节未能松开。夹腋窝和肘贴肋都使肩关节收紧,不但影响了肩关节的松活,还影响了肩胛骨的松沉。沉肩坠肘时应注意“松肩张肘”,腋窝虚虚松开,肘与肋之距不少于一个拳头。

  21-30

  21、行拳呼吸不畅甚至不舒服。

  拳病主要原因:一是胸膛不够松;二是小肚、腰背松不了;三是气沉丹田的意念过重。

  22、诸如“倒撵猴”转“斜飞势”、“扇通臂”转“翻身撇身捶”、“右玉女穿梭”转“左玉女穿梭”这类大幅度转动身体的拳势出现劲断势滞甚至不稳。

  拳病主要原因:一是腰腿功力还差一点而造成下盘不够实;二是不晓松腰带动虚脚提起;三是转胯不够活;四是手上动作本力较大而造成上肢不够虚。

  23、诸如“蹬脚”、“金鸡独立”单脚站立不稳。

  拳病主要原因:一是上肢、下肢动作不协调;二是松腰塌胯的沉劲和虚领顶劲的对拔松开不够分明;三是神、意配合不到位,比如:眼看前面左脚蹬出去,左手意念又往前面松开;应是眼看前面左脚蹬,右手意念往后面松开,这是神意不同位的练法,有助于身体动作的平衡处理。

  24、行拳时弓步后脚“丢跟”。弓步后脚蹬出去时脚掌不移中心位的碾拧脚跟的动作称“丢跟”。

  拳病主要原因:一是不明吃劲点在脚底何处,是在脚跟啊还是在脚掌?二是练法不规范或不得要领,较好的练法是脚跟不移中心位的把脚掌往内碾转。

  25、练时拳意不上手。

  拳病主要原因:一是不够稳静;二是身势不松;三是上下不随;四是呼吸不自然;五是内外不合。

  26、练拳时手指或手掌凉。

  拳病主要原因:气血没有到达手指梢节,还是放松的不够,最主要是肩部太紧。如果肩部松了,就会感觉到手指发麻,手掌发重,这时候就是气血到了梢节,自然就会掌心温暖乃至发热,手指或手掌就不凉了。

  27、练拳时手掌像舞台演戏的兰花手或者五指撑张如虎爪。

  拳病主要原因:一是有意无意的造作或者过于用劲;二是未能做到自然放松的舒指展掌,这样不但会影响手上节节贯穿的放松,还会影响身体其他部位节节贯穿的放松。比如食指不放松,手掌就松不下去,手掌不松,腕难以松弛;腕不松,前臂难以放松,再接下来影响到松胸、松肩、坠肘。

  28、“单鞭”的勾手不是手指散开就是变成了鹤嘴。

  拳病主要原因:一是五指没有收屈捏拢在一起;二是五指收屈并拢了,但没有向内吊腕,使指尖下垂,勾手的劲点之一在腕根。

  29、练拳时不是目光呆滞就是有意无意的东张西望。

  拳病主要原因:一是不够稳静,尚有较多杂念;二是不知眼神如何配合动作,眼神是拳势的先行官,比如:欲向前方发劲时就要先看前方,身手动作接着跟随眼神而去。

  30、有时练拳感到胸腹部不适。

  拳病主要原因:过于想找气沉丹田的感觉、内气运行的感觉、使用意念的感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