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特色 > 气功太极 > 太极内功有多“内”

太极内功有多“内”

2017-05-19 来源:太极健身汇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太极内劲不在血管之内,而在于身体整体的协调,在于气的运行与身体的协调,意与身体和气的协调,总之一句话,在于神意气与身体的高度的协调。我将这些过程小结为几句话:以意领气,以意贯神,以气催形,以形生力。

  我在很长时间内不知道学太极是学内劲的,只知道太极本来是一种十分厉害的拳种,我的老师就很厉害,在推手时他能把我们扔到一边去。

  当时随老师学拳的有上百人,拜了师的9人,但大家也不知道太极拳在练啥,只知道自己很快就要上了大道啦。有次我出差,回来后才发现其余的8个徒弟和老师闹了矛盾,这之前的一个晚上大家一起吃饭同时对老师开了“批斗会”。学生们怪老师不教真东西,老师很委曲,说自己教了真东西。徒弟们不信,说自己身上一点东西也没有。等我回来后,其中一位徒弟告诉了我当时的情况。他说,在大家的义愤下,老师拿出了他的老师的练拳和教拳的光碟,在光碟里他的老师告诉学生说,练太极拳是练内劲。大家一种突然知道的感觉。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关于内劲的传说,但还不理解什么是内劲。

  有一次我们几个人一起去买护具,那护具也不是很结实。老师让我穿在身上试一下。我答应了,就把那护具穿在身上。说时迟,那时快,他一个侧腿踢在了我左肾的方位。一股巨大的意志力穿透了护具,穿透了我的身体,直接进入到我的身体。霎那间我感到五内俱焚,天昏地暗,支持不住,差点倒在地上。老师告诉我说,这就是内劲,有极强的穿透力。原来他试一下的含义不是让看护具是否合适,而是要试一下他的内劲是否充沛,是否强大,是否有穿透力。这是第二次知道内劲,但仍不理解其真谛。

  近来,从网上看到关于内劲的一种说法:“练拳是增加身体的体液,体液增加了,每个关节空隙大了……怎样增多体液,把身体撑开?就要练伸筋拔骨,把筋伸开、骨拔开……筋伸开后增加了毛细血管和这些组织的交换能力,筋拉长了增加了弹性;骨头靠肌腱和韧带运动的,拉长了,骨与骨之间的空间大了,体液进来了,体液多了,关节骨骼润滑就好……通过有氧运动(慢练)和瞬间的无氧运动(发力),使肌肉密度均匀,肌肉才有力量……太极拳的以意导气、以形导气。血流就是气流,不是单独还有另外什么气在转”[1]。

  根据百度百科,机体含有大量水分,这些水和溶解在水里的各种物质总称为体液,约占体重的60%。体液分为两大部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内的称为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存在于细胞外的称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存在于组织细胞之间的组织间液,包括淋巴液和脑脊液,约占体重的16%。另一类是血液的血浆,约占体重的4%。

  我一直弄不清楚,根据这些观点,太极拳运动如何增加体液,增加哪些体液,医学上是否有解释。如果医学上有解释,这种增加体液是运动的结果,还是运动的原因?体液就是内劲,还是体液是内劲运动的结果?

  也许,这是关于内劲的一种观点吧。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对内劲有了如下的认识:所谓内劲就是人体由丹田发力,由脚支持大地,传导到手的力。内劲包括身、息、神、意四个方面,练内劲包括整身、调息、元神、意念四个方面。这是指发劲者的主体而言。把这些话转换为通俗的话说来表达,就容易理解了。内劲就是人体在运动时产生的高度协调的力,或者说是人体各部分高度协调所产生的力。

  之所以有这样理解,一是由于我们毕竟是现代知识分子,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与理念,可以从生物学、力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来理解太极拳和内劲,而不仅仅是被阴阳、圆圈、虚实等简单的术语弄到云里雾里。

  如何修炼内劲,各派似乎有不同的方法。总结其共同点,不外乎神意气力,也可以说修身、练气、调心、用神,也就是我在《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理解内劲》[2]一文中所讲的,身体、呼吸、气势、意念的高度协调统一,也就是调身、调息、调心、调神。这样看,太极拳内劲没有什么神秘性。

  调身,就是修炼身法,要求身体各部分高度协调统一,如螺栓螺母的公差与配合,如一台机器内各部件之间的有机的配合,尤如新汽车之磨合期。练到这一步,是整体内劲的基础。然而遗憾的,现在许多教育人们学内劲的书或者老师在教拳引导学生浑身松净,松指、松腕、松肘、松肩、松背、松腰、松胯、松腿、松膝、松踝。许多学生皓首穷经地去追求,许多年过去却落得浑身是“病”,即这个协调没练好。因为汽车磨合是要机器整体运行中进行的,不是把哪个部件拆下来去磨。

  接下来是调息。调息就是调整呼吸,调整在太极拳运动中的呼吸。在太极拳运动中人们常说是深呼吸,是腹式呼吸,是随着伸缩发放进行的呼吸。然而遗憾的是,如果不进行特别的说明,这种练法也会误导人。实际上呼吸只要注意到和运动协调起来就可以了,刻意地练呼吸反而脱离了内劲的本质。比如一本古代的内劲关于呼吸是这样教人们练功的:

  “每日清晨,或坐或立,闭目钳口,细调呼吸,一出一入经鼻孔,而少时气定,遂吸气一口,但吸气时须默想真气,自涌泉穴升至会阴,分向两肋,自两肋升于前胸,由前胸升于脑后,渐升入泥丸百会穴。降气时须默想真气由泥丸降至印堂,自鼻至喉,喉至脊背,脊背透至前心,前心沉至丹田,丹田气足,自能复从尾闾长强近于脊背,上升泥丸,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纯乎天地循环之理也。”

  如何正确地修炼内劲,少走弯路?

  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只要把握住几个层次的练习就可以做到了。

  第一层次:身体的协调。《内劲经》讲格式,太极讲身法。太极的讲法更简单一些:提顶吊裆、含胸拔背、坐腕坚指、松肩沉肘。服从这样的规矩,就把一个平时身法散乱的人体“固定”起来了。并且要保持在运动时的协调:人在运动时保持身法整体,不要散乱。

  第二层次:呼吸之气与身体运动时的协调:呼吸会影响到身体运动的方向,通过练习使这种呼吸的运动与整个身体的运动相协调。

  第三层次:神意气力的协调。意气君来骨肉臣,神意气引领形体的运动。但这几个方面还是有区别的。首先是有意,比如对方来攻击,首先是自己的眼睛看到,大脑作出反映,想到如何应对,这是意为先。其次是神与气的同时协调运动。神,表现为气势、生气。气,呼吸之气。气的运动带动协调的身体的运动,产生人体肢体运动的轨迹、形状。这三个层次,均可以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释,而不仅仅是过去在科学技术不发过情况下的懵懵懂懂,有时言简意赅,有时又重复啰嗦的表述。

  所以,太极内劲不在血管之内,而在于身体整体的协调,在于气的运行与身体的协调,意与身体和气的协调,总之一句话,在于神意气与身体的高度的协调。我将这些过程小结为几句话:以意领气,以意贯神,以气催形,以形生力。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