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劲
“听劲”的“听”字,不能从字面理解为用耳听,而是手的末梢神经在与对方接触时,感觉其劲力的大小、方向等,故称听劲。久练陈氏太极拳,手上的触觉异常敏锐,能感觉到对方肢体的劲力的来路去向,这就是陈氏太极拳家的听劲功夫。
陈氏《太极拳论》云:“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如果将陈氏太极拳分为三乘功夫:“着熟”为初乘,“懂劲”为中乘,“神明”为上乘,修炼陈氏太极拳到中乘功夫,也就到达听劲的境界,即懂劲之后自然懂得听劲。悟性好的人,练拳不久也可具备听劲功夫。有了听劲功夫,则可深研陈氏太极拳,一般不会再走弯路。当然,这种听劲感觉到的劲也不是常人理解的劲或力。
那么,听劲“听”到的是什么劲呢?前文已经阐明,“听劲”是陈氏太极拳中的术语。其实,听劲时既不用劲,也不用力。当双方肢体相接时,修养高深的陈氏太极拳家,在接触点不着劲力。相反,陈氏太极拳初学者手上及接触部位充满劲和力,还须深研陈氏太极拳内功。
听劲在陈氏太极拳修炼中有什么益处呢?听劲是提高拳艺十分重要的修炼方法。在练拳中,要在老师的手上听劲,感觉老师的手上如何松空,这便是听劲--只有手放松才能敏锐感知对方的劲。李亦宗师在拳经中说:“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只有“听”懂明师的劲之后,方能明白什么是手上的“分寸”,再读于新华大师的“妙手空空”之语,便可心领神会,不会再云里雾里。
喂劲
“喂劲”的“喂”字作喂食给对方解。陈氏太极拳老师为了使学生早日学得陈氏太极拳功夫,经常以喂劲的形式给学生上推手、技击课,便于学生明白劲路的来龙去向以及双方在接触点上空松是什么状态。给学生喂劲是有条件的。学生在学练多年以后,已经把握陈氏太极拳的阴阳变化,初具“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的中乘功夫,且有悟性,是可造之才,老师有可能重点培养这类弟子,给他喂劲,也有人称为“开小灶”。能不能给所教授的学生都喂劲呢?不可,同年同月开始学陈氏太极拳的同班同学,学练一段时间,很快便能分出长短,如果一视同仁,给悟性差的学生听劲,不懂听劲的人死死按住接触点,脚下飘忽也不松手,还谈什么从听劲中学练提高技艺呢?
老师给学生喂劲,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劲力是扑空了,还是自己的劲力未能发挥出去,是手上摸空,还是脚下飘浮,体验得明明白白。说得再通俗些,学生的劲力打到老师身上,听听老师是如何柔化来力,或是截住不让对方的力出来,或是将来力发往左右侧后方,或是将来力疏于脚下。以上种种柔化拳法,不是老师喂劲,十年八年也弄不明白。
后学者欲深研陈氏太极拳技艺,瞎推盲练是无益的,寻明师指点,在听劲、喂劲上得到真传,才是扎扎实实的太极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