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文化 > 中医经典 > 中医:继承还是发展,这是个问题

中医:继承还是发展,这是个问题

2017-04-05 来源:经典中医自洽体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经典中医的理论来自于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而不是来自于医疗实践,这个理论是终极理论,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发展的空间

  中医的继承或发展的问题,事关中医的生死存亡,在过去的六十年中,中医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想指导下,走的主要是发展的道路,到目前为止,已经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汉唐时代中医,也可以说分化成另外一个学科,可以称之为现代中医,其利弊有目共睹,见仁见智。现代中医之路,就是发展之道路,不断改变之路,因为没有那个学科永远现代;经典中医之路,就是继承之路,就是不改变之路,因为经典就是不变的意思。目前的现状,现代中医成为主流,而经典中医则成了凤毛麟角。

  中医的发展史,不同于其它现代学科,有其独特的规律。突出体现在以下几点:

  1.经典中医的理论来自于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而不是来自于医疗实践,这个理论是终极理论,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发展的空间;

  2.只要用这套终极理论来指导医疗实践就会有出人预料的疗效,尽管没经过验证,其疗效也是可信的,如依照经典理论没得到疗效,要检讨自己的方法,而不是去质疑经典;而偶然出现的超出预期的疗效,其机制的解释并不一定正确,说明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中医调气的疗效,主要是因为中医有其强大的天文学背景,是顺应宇宙大道的结果,而不仅限于生物学因素。

  经典中医先有终极理论,后用于指导临床实践的现象,在哲学上称之为“超验性”。超验性一词来自于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它是研究理论主体与现实的关系问题的哲学。

  超验主义核心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认为人类世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个缩影——“世界将其自身缩小成为一滴露水”(爱默生语)。超验主义者强调万物本质上的统一,这个观点与气的一元论不谋而合。

  古代中医诊治具体疾病时,所依据的建立在易经哲学基础上的中医学理论,就是先在的、超验的主体。用这套终极的理论来指导临床,千百年实践不断验证这套理论体系的准确性。古人的理念是如此超前,至今仍超出相当多现代人的理解能力。

  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总结出“一阴一阳之为道”,是生命的最高指导原则,落实在人体,“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传之后世,以血为盟”。由于“天不变,道亦不变”,所以又接着提醒,“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

  古人在当时的条件下,每一个字都要花气力传下来,怎么还非要以近乎诅咒的语言来警告不要改变中医的理论呢?答案就是,古人知道,他们传下来的,是中医的终极理论。理解古人的大智慧,对现代人来说,还真是一难。

  中医的疗效,是因为其疗效主要来自于强大的天文学背景,没有这样的思维,就不能理解那些超越生物学因素的效果。古人云,“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而且,“效之信,如风之吹云”。我曾经常常为中医的疗效惊得目瞪口呆,现在逐渐习惯了。但是,仍然有学员告诉我,很多病例,甚至不敢对我说,因为怕误解为造假。现代科研从生物学角度考察中医疗效,很难得到正确的结果。由于理解中医的疗效出发点不同,真正认识中医疗效是另一难。

  自五四运动以后,中医为了生存而尝试走中西汇通的道路,四九年以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向科学标准的西医学靠拢,以西医为参照系整理构建出中医基础学科体系。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阴阳五行学说被解释为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政治哲学代替了原本“气一元论三分法”的哲学,藏象学说与西医脏腑“接轨”,临床学科以病名为主,证型为辅,中医在各方面都在接受和使用西医的游戏规则。

  用西医的游戏规则规范下中医,整体化思维水平下降,疗效大打折扣,用形下生物医学思维牵强附会地解释“气”的概念。中医在公众观念中蜕变为一门需要现代医学帮助的、落后的旧国医,在科学宗教的信徒口中,中医成了伪科学,在临床实践中,中医事实上变成了三流的西医,这种不尊重中医自身规律的实践可以成为检验中医真理的唯一标准吗?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