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文化 > 中医经典 > “辨气论治”是比“辨证论治”更高层次的思想和方法

“辨气论治”是比“辨证论治”更高层次的思想和方法

2017-04-05 来源:经典中医自洽体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辨气论治”是比“辨证论治”更高层次的思想和方法,它不以消除症状为目的,而是以“气平”为目的,诊断以脉诊为主,治疗以调气为目的,完全摆脱了“形”的制约。由于证是气运行的结果,直接调气,可以达到不治证而症消的目的。“灵枢”中的针脉体系和“伤寒论”中的“平脉辩证”皆属于“辨气论治”。

  中医看病经常提“辨证论治”、“四诊合参”,“辨证”就是把四诊所收集的资料,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归根结底,辨证论治是以消除症状为目的,受形制约的诊疗方法。

  “辨气论治”是比“辨证论治”更高层次的思想和方法,它不以消除症状为目的,而是以“气平”为目的,诊断以脉诊为主,治疗以调气为目的,完全摆脱了“形”的制约。由于证是气运行的结果,直接调气,可以达到不治证而症消的目的。“灵枢”中的针脉体系和“伤寒论”中的“平脉辩证”皆属于“辨气论治”。

  “辨证论治”虽然被认为是中医最具特色的学术精髓,但这种说法的历史却很短暂。“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固定术语,真正出现是在1955年任应秋先生在《中医杂志》上发表的《伟大的祖国医学的成就》一文:“祖国医学几千年来在临床治疗上能够解决问题,主要就是由于‘辨证论治’治疗体系的建立。”

  此概念一出,立即得到了当时中医学界的拥护和响应。被当时的中医学界尊为泰斗的秦伯未先生于1957年在《江苏中医》上发表了《中医‘辨证论治’概说》一文,认定“‘辨证论治’是中医普遍应用的一个诊疗规律,从认识证候到给予适当治疗,包含着完整的极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直到1974年出版的《中医学基础》四版教材才将“辨证论治”作为中医的“特色”之一写进了教科书:“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另一特点。所谓‘辨证’,就是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辨证论治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

  “辨证论治”高调推出的同时,却没有同时推出更能突出中医特色的“辨气论治”,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辨气论治”不追求症状的消除,只要调气,有症状或者没症状都可以接受,有症状则排病,没症状则养生治未病,是经典中医“至简”之法。“辨气论治”是经典中医自洽体系的基本特征之一,针灵、药精、艾魂、琴神,都是在“辨气论治”这一比“辨证论治”更高的逻辑思想指导下所产生的上层技术方法。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