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文化 > 中医经典 > 论经典中医医史(三)

论经典中医医史(三)

2017-04-05 来源:经典中医自洽体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参之天地,验之人物”,对人体的结构功能按照易经的模式,归纳总结出经络藏象系统,人就是天的缩影。形成了经典中医这一符合自然规律的独特理论体系。

  东南亚之行,开篇明意,先提出经典中医发展的特点是:

  1.经典中医的理论来自于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而不是来自于医疗实践,这个理论是终极理论,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发展的空间;

  2.只要用这套终极理论来指导医疗实践就会有出人预料的疗效,尽管没经过验证,其疗效也是可信的,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针灸调气的疗效,主要是因为针灸有其强大的天文学背景,是顺应宇宙大道的结果,而不是生物学因素。

  经典中医的产生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过程。

  我们伟大的祖先“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不但总结出天体的运动规律,而且还天才地发现天体运动背后的推动力“气”,进一步总结了气的运行方式,称之为“道”,然后用最简单的符号系统记录下来,即天道易经,从而创造出灿烂的东方文明。

  “参之天地,验之人物”,对人体的结构功能按照易经的模式,归纳总结出经络藏象系统,人就是天的缩影。形成了经典中医这一符合自然规律的独特理论体系。

  用这套终极的理论来指导临床,千百年实践不断验证这套理论体系的准确性。古人的理念是如此超前,至今仍超出相当多现代人的理解能力。

  我的文章中有“经典理论......不是来自于医疗实践,这个理论是终极理论,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发展的空间”一句,有医生提出异议:“真的是这样的吗?过于绝对!”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中医的起源。

  1.考古学证明,中国的农耕时代起于一万年前,那时候的收成人命关天,而真正播种的最佳时机就那么几天,这就需要有精准的历法;

  2.历法需要天文学,“观象授时”,天文学的发展,一定要在农耕之前出现。河图和洛书就是最早的天文学图像,伏羲根据这两张图画出八卦,“一划开天,文明肇始”,考古学发现,这刚好也发生在八千到一万年之间;

  3.东西方古人对天的认识并不一样,所以产生了东西方不同的哲学体系和文化;

  4.古代学科发展的次序大概是这样的:天文学-历法-农业-哲学-政治(皇权)-医学。内经开篇的上古天真论对圣人,至人,真人等的要求都是从天文或者说天人应象开始的。中医出自于农工社会的进步与发达,而农工技术又依赖于天文历法,河图洛书是其成熟的标志。

  如果要推翻“终极理论”之说,需要拿出证据证明:

  1.中医医学理论先于古天文学出现;

  2.已经出现了超越四大经典的一批著作和作者;

  3.已经出现了超越阴阳五行理论体系的另一套成熟的中医理论体系。

  连载中。。。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