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麻黄与葶苈子
麻黄味辛发散、性温,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葶苈子苦降辛散、性寒,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体会:二药共用同入肺经,麻黄辛散温升而葶苈子苦泄寒降,以冀寒热互济互制,升降有序,肺气通利而喘得渐平。此对药适用于寒热错杂之肺实咳喘之证。若为寒喘,则麻黄用量须大于葶苈,前者一日量为9—12g,后者为5g;若为热喘,则葶苈量大于麻黄,前者为10—15g,后者为3g。
2麻黄与射干
麻黄辛温发散,入肺、膀胱经。射干苦寒泄降,主入肺经,清热解毒,降肺气、消痰涎、利咽喉。
体会:麻黄以宣肺散寒为主,射干以消痰利咽为要。二药伍用,一宣一降,一寒一温,辛开苦降,消痰平喘,《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即以此二味为主药,治疗寒饮郁肺,肺气上逆之咳喘,痰多清稀,喉中嗘吼有声之哮喘者。
3麻黄与熟地黄
麻黄,《本草纲目》云其:“乃肺经专药”。熟地黄甘温质润,归肝、肾经,养血滋阴,填精益髓。
体会:麻黄质体轻浮,“轻可去实”,气味辛散,功专入肺,疏散手太阴肺经风寒,是其所长。熟地黄质体滋腻,味厚气薄,直入肾家,培补下元。麻黄治喘,功在袪肺邪;熟地黄治喘,效在填肾精。凡咳喘病久,体虚标实,下虚上盛者宜之。
4熟地黄与当归
熟地,《本草从新》:“治……干咳痰嗽,气短喘促……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为壮水之主药。”当归味甘辛性温,根多油脂主滋润,其功效以滋养为主,善补血养血,和血活血,又长于润肠通便,润肺止咳。《神农本草经》:“主治咳逆上气”。
体会:熟地黄益肾纳气,补血养肝;当归补血和血,活血止痛,又主咳逆上气。肾主纳气,精血不足,气失摄纳,不能归根,是以作咳作喘,正所谓虚喘出于肺肾二脏。当归滋肺养血,有益于肺肾二脏,故可治肺肾虚喘。二药伍用,滋阴补血,益肾平喘之功益彰。二者相合,以熟地黄治喘,首推张景岳用之最善,所谓益肾纳气,金水相生之理也。
5苦杏仁与浙贝母
苦杏仁味苦,性微温。归肺、大肠经。味苦降泄,肃降兼宣发肺气而能止咳平喘,为治咳喘之要药。《珍珠囊》:“除肺热,治上焦风燥,利胸膈气逆”。浙贝母味苦,性寒。入肺、心经。本品苦能开泄,寒能清热,它既能清肺凉心、化痰止咳,又能散结消痈、清泄胸中郁结之火。
体会: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痈;杏仁降气祛痰,宣肺平喘,润肠通便。浙贝母突出一个清字,杏仁侧重一个降字。二药伍用,一清一降,清降合法,化痰止咳甚效。
6瓜蒌皮与浙贝母
瓜蒌皮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本品甘寒而润,善清肺热,润肺燥而化热痰、燥痰,又能宽胸理气,导痰浊下行。浙贝母,《本草正》:“大治肺痈、肺痿、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
体会:二药相伍,相须为用,药效倍增,重在清降,荡热涤痰,稀释稠痰。常用于咳喘见咳吐黄痰脓痰、胸痞胸痛者。
7桑白皮与地骨皮
桑白皮味甘,性寒。归肺经。本品善走肺中气分,既能清肺热,泻肺火、泻肺中水气而平喘,又能平肝清火,治衄血、咯血。《药性论》:“治肺气喘满”。地骨皮为枸杞的根皮。味甘、淡,性寒。入肺、肾经。李东垣云:“地为阴,骨为里,皮为表,服此既治内热不生,而于表里浮游之邪,无有不愈。”故地骨皮既走里又走表,实为表里上下皆治之药。本药入于肺,以清肺降火,治肺热咳嗽、气喘,达于肾而凉血清骨退蒸。
体会:桑白皮入肺中气分,泻肺中邪热,以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地骨皮入走血分,清肺中伏火,清热凉血、补阴退蒸。桑白皮以清气分之邪为主,地骨皮以清血分之邪为要。二药伍用,不刚不燥,泻肺中伏火而清郁热,虽泻而无损失于娇脏,虽清而无苦寒之弊端。一气一血,气血双清,泻肺气,散瘀血,去咳嗽,平喘逆的力量增强。
8百部与紫菀
百部味苦、甘,微温。入肺经。本品甘润苦降,温而不燥,善于润肺止咳,无论外感、内伤、暴咳、久咳,皆可用之。紫菀味苦、辛,微温。入肺经。本品性温而不热,质润而不燥,色紫入走血分,能润肺下气、化痰止咳,泻肺热而止血。《本草正义》:“专能开泄肺郁,定咳降逆,宣通窒滞,兼能疏肺家气血。”
体会:二药相须为用,温润平和,不寒不热,无论新久咳喘,寒咳热咳,咯痰不爽者,均可获效。
9白前与前胡
白前味辛、甘,性微温。入肺经。本品长于泻肺降气,下痰止嗽,盖气降痰自消、咳喘自平,故为肺家咳喘之要药。《本草备要》:“泻肺……长于降气下痰止嗽,治肺气壅实,胸膈逆满。”《本草正义》:“然其所以能止嗽者,则在于平逆顺气,使膈下之浊气不上凌而犯肺金,斯肺气得顺其清肃之性,而咳自除”。前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肺经。本品辛散苦降,既能宣肺散风清热,又能下气消痰。《本草纲目》:“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
体会:白前重在降气,前胡偏于宣肺。二药伍用,同入肺经,一寒一温,一宣一降,调理肺气,使肺之清肃功能恢复正常,故痰可去,嗽可宁。治疗肺气上逆、咳喘痰多之症,不论属寒属热、外感内伤、新嗽久咳均可使用且常相须为用。
10桔梗与生甘草
桔梗味辛、苦,性平。入肺经。本品辛开苦泄,但辛而不燥,苦而不峻,既能开宣肺气、泻火散寒,以驱外邪,通利胸膈,以利咽喉;又能宣通气血、祛痰排脓,载诸药上行,不论肺寒、肺热均宜使用。甘草味甘,性平。入心、肺、脾、胃经。本品生者入药,能泻火解毒,润肺祛痰止咳。
体会:桔梗可载甘草直奔咽喉,《珍珠囊》:“与甘草同行,为舟楫之剂”。二药合用,首推《金匮要略》桔梗汤,后世有《小儿药证直诀》甘桔汤,有排脓解毒、宣肺袪痰、利咽止咳作用,善治咳嗽痰多之咳喘。二药性平,不论肺寒、肺热,俱可应用。
11桔梗与白前
桔梗味辛、苦,性平。善于开宣肺气。白前味辛、甘,性微温,长于降气化痰。
体会:肺主气,外合皮毛。肺气宜宣,肺气宜降。若外感风寒、风热,或浊痰蕴肺,均可引起肺的清肃功能失调,以致胸闷气逆、咳嗽多痰等症。二药协同,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以联合用药形式,用于可逆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的常规治疗,包括成人和儿童哮喘。 孟鲁司特钠片:本品适用于15岁及15岁以上成人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包括预防白天和夜间的哮喘症状,治疗对阿司匹林敏感的哮喘患者以及预防运动诱发的支气管收缩。 本品适用于减轻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症状(15岁及15岁以上成人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
健客价: ¥462理气化痰,镇咳平喘,补气温肾。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久病喘咳,痰涎壅盛等症。
健客价: ¥66平喘,祛痰,镇静,止咳。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
健客价: ¥15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替代或减少口服类固醇治疗。建议在其它方式给予类固醇治疗不适合时应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缓解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其它肺部疾病所合并的支气管痉挛。
健客价: ¥394温肾纳气,健脾化痰。用于肺脾气虚,肾不纳气所致的咳嗽、气喘、动则尤甚;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8益气固表、健脾补肾。用于脾虚痰盛、肾气不固所致的咳嗽、痰多、喘息气促、动则喘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12平喘,祛痰,镇静,止咳。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
健客价: ¥16信必可都保:1.哮喘:本品适用于需要联合应用吸入皮质激素和长效β2一受体激动剂的哮喘病人的常规治疗,吸入皮质激素和“按需”使用短效β2一受体激动剂不能很好地控制症状的患者,或应用吸入皮质激素和长效β2一受体激动剂,症状已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 2.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针对患有COPD(FEV1≤预计正常值的50%)和伴有病情反复发作恶化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这些患者尽管长期规范的使用长效的
健客价: ¥698宣肺定喘,止咳化痰,益气养阴。用于肺气阴两虚所致的支气管哮喘,虚劳久咳,肺气肿,肺心病。
健客价: ¥19益气固表、健脾补肾。用于脾虚痰盛、肾气不固所致的咳嗽、痰多、喘息气促、动则喘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见上述候者。
健客价: ¥28益气固表、健脾补肾。用于脾虚痰盛、肾气不固所致的咳嗽、痰多、喘息气促、动则喘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见上述候者。
健客价: ¥14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舒利迭以联合用药形式,用于可逆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的常规治疗,包括成人和儿童哮喘。 荷氏B族维生素片:补充多种B族维生素。
健客价: ¥361止咳定喘。用于咳嗽、气喘、支气管炎。
健客价: ¥98宣肺平喘,化痰止咳,养阴敛肺。用于咳嗽气喘,阴虚痰阻证,表现为久病咳喘,干咳痰少。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见以上证候者。
健客价: ¥8.5散风清热,宣肺止咳,祛痰定喘。用于外感风邪,痰热阻肺,咳嗽痰盛,气促哮喘,不能躺卧,喉中作痒,胸膈满闷,老年痰喘。
健客价: ¥10降气祛痰。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6宣肺定喘,止咳化痰,益气养阴。用于肺气阴两虚所致的支气管哮喘,虚劳久咳,肺气肿,肺心病。
健客价: ¥18滋阴清肺,止咳平喘。用于肺肾两虚、阴虚肺热所致的虚劳咳喘、气短胸满、自汗盗汗。
健客价: ¥16.9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本品用于预防和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包括枯草热)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以联合用药形式,用于可逆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的常规治疗,包括成人和儿童哮喘。
健客价: ¥362温肺散寒,祛痰止咳。用于外感风寒,肺气不宣所致的咳喘,症见头痛鼻塞、痰多咳嗽、胸闷气喘。
健客价: ¥12降气祛痰。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3滋阴清肺,止咳平喘。用于肺肾两虚,阴虚肺热所致的虚劳咳喘、气短烦热、胸满郁闷、自汗盗汗。
健客价: ¥13润肺,定喘,止嗽,用于阴虚肺热,久嗽痰喘,胸满呕逆,咳痰稠粘,夜卧不安,烦躁口渴。
健客价: ¥55健脾燥湿,宣肺平喘,化痰止咳。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所致的气喘胸闷,咳嗽痰多。
健客价: ¥64